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4-07/10/015707.html

等待处理…

优秀党员袁铭昌:

绿水青山映初心 巧手蟠扎乡村美画卷

点击量:1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盆景是我一生所好,一株盆景少则需要十年,多则需要几代人传承培育塑造。” 袁铭昌说道。

提起袁铭昌,他的头衔可不少。四川省杰出盆景艺术家、国际(BCI)四川省盆景大师、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大师、四川省突出贡献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都江堰工匠、青城山镇人大代表、安龙盆景艺术协会秘书长……但他说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是川派盆景的“守艺人”。

心怀匠心 做好盆景“守艺人”

盛夏时节,晴好的天气让户外劳动者们多少有些望而却步,但在位于青城山镇成青社区境内的大青城盆景产业园内,袁铭昌却一脸专注地埋首于罗汉松丛里。头戴草帽,一手紧握工具,一手在枝丫间上下翻飞,不一会儿,袁铭昌的脸便被热得通红,额头上也冒出了密密的汗珠。这是他的工作常态。

“一年四季,园子里都有忙的。像我手上这株罗汉松,看起来不高不大,它差不多在我手上已经有20年了。随时都要注意到给它修枝、定胚,不捯饬不成型。”常年从事户外作业的缘故,袁铭昌有着黝黑的皮肤,伸出来的双手也布满老茧。他笑着说,这就是他钟情的盆景事业给自己留下的岁月痕迹。

其实在接触盆景行业前,袁铭昌在某国企内有份不错的工作。他与盆景结缘正是因其岳父家里种了几亩地盆景,岳父边做边对他讲述盆景制作方法、技巧及盆景的各种身法、区别,在岳父的熏陶下,他慢慢喜欢上了盆景。思量一段时间,袁铭昌选择辞职,一头扎进地里埋头苦干。尽管24岁才拜岳父为师,较晚入行,但凭着一股子钻劲儿,袁铭昌很快变成了盆景手艺人。“一个人一生中能做好一件事就是幸福。所以,当我认定了川派盆景这个行当,我就把它作为了我一辈子的追求,或许这就是我对它的那份初心。”

入行20多年,袁铭昌从寂寂无名,到相继收获四川省杰出盆景艺术家、国际(BCI)四川省盆景大师、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大师、四川省突出贡献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都江堰工匠等头衔,其作品更是多次在全国、全省展会中屡获金奖。面对一个个头衔以及拿到手软的奖状,袁铭昌全归功于自己内心深处的那颗初心。“我自认为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身份是一个川派盆景的手艺人,更是‘守艺人’,我要做的是要坚守传统文化的根脉。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许多传统文化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如果我们不能坚守住自己的初心,致力于传承和发扬川派盆景艺术,那就对不起我当时在党旗下说出的誓言。”

多年来,袁铭昌一直致力于做好川派盆景“老树新枝”这篇文章。他一边用老带新、传帮带的方式积极培育年轻一代盆景手艺人,一边开拓直播间卖货的全新销售模式,最重要的是,他着手打造大青城盆景产业园展示区。在这个占地35亩的展示区内,既有各式精美的盆景作品,还有川西庭院必备的山石与鱼池。山石下池水清澈见底,成群结队的锦鲤在水中自由嬉戏,漾出一道道微波粼粼的水纹…… “这个展示区我是按照川西庭院的特点来布局,希望它既是一个盆景展示区,更是一个陈列着各式浓缩美景的景区。”如袁铭昌所希望的那样,游客步入园内,瞬间便被一株株造型各异的罗汉松、紫薇等盆景与山石的搭配陈列所吸引,人们不仅能近距离感受川派盆景“幽、秀、险、雄”的魅力,还能听袁铭昌讲盆景文化,盆景技艺的传承与传播便变得更丰富、更立体,且更有魅力了。

深耕创新 当好产业发展“头雁”

尽管头顶着各类耀眼头衔,袁铭昌却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他也一直将党的宗旨和原则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入行二十多年来,袁铭昌积极带领当地盆景艺术协会成员参加各类盆景展、盆景技能大赛和盆景进社区等公益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也用自己的技艺和爱心为社会做出贡献。

“我始终认为,盆景是一种山水精神,是一门艺术,它更可以是带领我们乡亲们发家致富的产业。”采访中,袁铭昌更是不止一次提到了盆景产业的发展。在他看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自己的行业领域,除了要坚守一颗初心,还要心怀匠心,当好产业发展“头雁”。

近年来,青城山镇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实际,深挖产业特色资源。这让袁铭昌意识到,聚集发展,方能培育产业新动能。只有调优传统农业,才能做好“老树新枝”的文章。“目前,我们青城山镇共有盆景培植园500多家,精品盆景园43家,桩头、盆景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从业人员1000余人。不管是桩材资源和人才资源都构成了川派盆景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按照片区开发、整体招商、一体化营运的思路,青城山镇在大青城盆景产业园这样的成熟乡村振兴点位基础上,不断做优林盘+复合型业态,推动形成外联石羊七里诗乡、崇州严家湾农旅融合示范窗口,提质新型农业。在这一过程中,袁铭昌也瞄准了盆景的附加值,在其在旅游观光和旅游产品开发中的优势上深耕细作。经过2年多的精心培植、建设,如今大青城盆景产业园已有以金弹子、罗汉松和海棠为主的盆景近3万株。“我们不能单纯地卖盆景,更要把好的盆景作品留下来。这些我们创作的作品,我想让更多人了解它背后的故事,有人来传承。我想到的就是通过乡村旅游的方式留下来。一年四季,游客都可以观光旅游、研学,再把这些浓缩美景作为文创伴手礼带走,用资金反哺创作和研发,这样产业才能循环发展。”

袁铭昌告诉记者,他最大的心愿是通过大园带小园,串联开发盆艺观光旅游、教学体验点,真正让盆景变风景。“在未来的几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我会逐步完善产业园的功能和形态,争取让大青城盆景产业园成为我们以成青旅游快速通道为轴线、农商文旅体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上一个闪亮的示范点。”

(本报记者 刘晓 文/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乡村奏响音乐交响曲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