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19-01/09/001316.html

等待处理…

让每一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我市全面完成2018年
“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

点击量:100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白内障是致盲的眼疾之一,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在农村,由于各种原因,有许多的白内障患者发现晚、治疗晚,还有一部分贫困患者无法承担手术费用。根据四川省卫健委、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2018年贫困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文件精神,都江堰市任务指标为20例手术。通过申请医院的资料报送、现场审查等,最终确定由我市爱尔眼科医院为该项目实施的定点医院。2018年9月,该项目已经顺利实施完成。

白内障复明 73岁患者视力恢复到1.0

“以前,隔1米多远的熟人我都看不清。现在,我的视力经过测试已经达到1.0,眼睛很清爽哦!”2018年12月14日,再次来到爱尔眼科医院复查的王开贵大爷笑着对记者说。

王大爷73岁,低保户,安龙镇人。两年前他来该院检查被确诊患有白内障,由于没钱,2017年只做了右眼手术。术后王大爷恢复情况良好,右眼视力达到0.8。

2018年6月6日即全国爱眼日,爱尔眼科医院在全市开展了“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启动仪式,面向全社会呼吁关心贫困白内障患者(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下岗困难职工等)。当医务人员在安龙镇卫生院做白内障筛查工作时,也通知了王大爷前来复查。在复查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告知王大爷,我市将为特定贫困老人免费实施白内障手术,王大爷属于申请范畴。听到消息后,王大爷可高兴了:“去年我做右眼手术,花了几千元钱,这对我们家庭来说不是个小数目。知道能够申请免费做手术,我真的非常高兴!”

2018年9月,王大爷顺利实施手术。术后,严格遵照医嘱,在禁忌方面都做得很好,饮食清淡、不提重物等,如今王大爷左眼视力恢复到1.0。采访中还发生了一件小趣事,王大爷的“河西话”记者听得不是那么真切,把他的名字王开贵写成了“王开国”,在一页记得密密麻麻的纸上,王大爷一眼就分辨并指出来了。

来自聚源镇的何金秀阿姨65岁,当天也是来复查的,问她惠民工程好不好,何阿姨翘起大拇指,接连说了几个好:“好,真的很好,我以前眼睛看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手术后,看东西都清清楚楚的了。医生不仅手术好,服务态度也好。”

优质服务 确保民生工程落实到位

为什么会选择爱尔眼科医院呢?市卫计局医政科科长郑健介绍,术业有专攻,爱尔眼科医院是我市目前眼科方面专业技术强、术后服务好、管理比较规范的一家眼科医院。

为确保民生工程落实到位,市卫计局和爱尔眼科医院做了大量的筛查工作,爱尔眼科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务科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派出精干的医疗小组到各乡镇卫生院进行初步筛查。“由于多数贫困白内障患者生活在比较偏远的乡镇,且多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子女常年外出务工,外出就医成为该类患者最大问题。我们医院针对类似情况患者,采取上门筛查,车接车送手术者的方式,确保每位贫困患者能够便利地接受医疗服务。”爱尔眼科医院CEO王晓峰介绍。

“发现一例,治疗一例,复明一例。”为保障复明工程顺利实施,爱尔眼科医院开设了“复明工程”专用病房,添置多套白内障手术器械等,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方式按照省防盲指导中心要求,全部选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全部使用爱尔集团统一采购的手术耗材,美国LENSTEC公司折叠式人工晶体Softeci。

采访过程中,不时听到医务人员叮嘱患者:“前三个月要特别注意哦。”原来,由于白内障患者眼睛内部植入了人工晶体,人工晶体3个月后才会逐渐稳定,所以这期间的护理工作尤其重要。

听着医务人员的叮嘱,王开贵大爷和何金秀阿姨频频点头,满意离去。郑健表示,广大病员对政府的扶贫政策给予高度的评价认可。“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旨在让更多的贫困白内障患者接受复明手术解决其因病致盲的问题,并减轻其就医负担从而达到一人复明全家解困。今后,市卫计局将把这项工作开展得更扎实,落实得更细致,力争让每一位因病致贫的患者都能重见光明。 (本报记者 缪英 实习生 刘嘉立 文/图)

上一条:加快打造历史文化与时代气息交融滨江美景与城市公园呼应的现代化城区
下一条:优化措施 强化责任进一步提高代表建议和民生工程办理质效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