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19-01/09/001331.html

等待处理…

1月2日,聚源小学接受了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复核调研,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复核,成为我市农村第一所四川省艺术教育示范校。

植根乡土 走艺术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聚源小学创建四川省艺术教育示范校侧记

点击量:68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聚源小学植根于乡土艺术,以聚源、都江堰的悠久历史文化背景为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源泉,走艺术教育特色发展之路,推进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挖掘本土文化

整合课程资源

聚源小学位于我市历史文化重镇——聚源镇,镇域内历史人文景观众多,文化氛围浓郁,有千年古银杏、唐代贵妃池、川西名刹迎祥寺、西部画家之村坐落于此。学校创办于民国初年,是一座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乡镇小学。

聚源小学开展艺术教育源于对办学理念的诠释和解读。10年前,学校就提出了“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灿烂的明天”的办学理念,同时提出了“我想象、我创造、我快乐!”的教育目标。“想象”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而且致力于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发展之上。

聚源小学开展艺术教育源于对已开展的艺术教育工作的思考。2012年,聚源小学被评为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历经10年的坚守与执着,走出一条艺术教育特色发展之路,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学校每年围绕艺术文化主题,开展系列活动:2010年的“立足特色、传承文化、梦回唐朝”;2011年的“礼·学”;2012年的“聚源印象”; 2013年的“聚之泥”;2014的“原味陶艺”展示师生的艺术才能,丰富多彩;2015年与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签约合作,实现高校与义务教育学校艺术合作的开创之举。举办“礼·乐之春”文娱汇演,彰显国学礼仪之美;2016年举办“神话李冰”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学校舞蹈社团《都江放水娃》参加都江堰市中小学学生艺术节,获得优异成绩;2017年,陶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都江堰市级课题《小学乡土艺术教育资源应用的研究》成功结题,同时举办“艺满校园·塑德育人”文艺汇演;2018年,以“拙韵千年”为主题的陶艺特色在“八校联盟”艺术教育活动中呈现,承办“七彩聚小导江文化耀天府 八校联盟艺术教育竞芬芳”文艺汇演。

10年来,聚源小学以陶艺为特色的校园艺术文化主题活动,对整合课程资源,挖掘本土文化、传承历史起到了引领作用。

健全机制完善规划

着力艺术课程建设

聚源小学重管理。健全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制,职责明确。保障全员美育、全域美育、全学科美育的实施。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由德育办、教导处负责人、年级组长、音乐、美术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都江堰市聚源小学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领导小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职责明确的管理机制。

艺术教育列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了以陶艺为特色的《聚源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工作方案》,建立了完善的艺术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认真落实《都江堰市中小学生美丽的花朵素质教育行动计划》,认真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艺术教师在职称、津贴、评优评先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将艺术教师指导课外艺术活动计入教师工作量。

聚源小学重教学科研。学校致力于实施“三全”美育(全员美育,全域美育,全学科美育),提倡人人都是美育工作者,教职工的一言一行都在传递美。美在任何空间和时间都存在,在任何学科都能渗透。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注重从六大素养出发,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按部颁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并上好音乐、美术课程。根据学生的艺术需求开设的校本艺术课程有:合唱、木笛、舞蹈、书法、播音主持、摄影、陶艺等。将音乐美术课程列入期末和毕业考核科目。每期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艺术素质测评。美育融合到德育、智育、体育,实现全域美育体验。美术方面根据小学美术国家课程,结合都江堰、聚源镇的历史人文开发形成学校的校本课程《非泥莫属》;音乐方面根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江堰放水节”而改编的原创舞蹈《都江放水娃》,形成舞蹈校本课程。

在课堂教学方面,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并获得生动的审美教育体验。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和学科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为艺术教育服务。以音乐、美术学科为艺术培养主要学科,在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科学、信息技术等其它学科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内容渗透美育思想,培养审美情感,实现全学科美育渗透。

在课外活动及比赛方面,每周一下午2:30至3:30是学校的艺术社团活动时间,开展多种多样的艺术活动,学生参与面达90%以上。

每年4月为艺术活动月,每年开展全体学生参与的内容丰富的艺术节活动。2018年,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级部门举办的艺术活动、比赛,合唱社团获得第九届“中华文化小大使”文化艺术展示合唱类全国总展示活动三等奖、成都市第十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一等奖;木笛社团获得成都市第十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一等奖;学校合唱社团、舞蹈社团、器乐社团、美术社团、陶艺工作坊参加都江堰市艺术节连续8年获得一等奖。

在科研教研方面,学校在成都市学科带头人何军老师的带领下,艺术教育科研和教改实验风气浓。课题《少儿版画在中小学的实践研究》是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课题项目,已结题。2015年11月12日,学校承担成都市美术教研暨国家级课题《少儿版画教学与综合能力的培养研究》现场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都江堰市级课题《小学乡土艺术教育资源应用的研究》已结题。《创建农村小学陶艺教育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已立项都江堰市级课题。所有艺术老师均参加校级以上的科研课题或实验项目。

聚源小学重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按艺术教育特色标准配备艺术老师,艺术老师们责任心强,德艺双馨。在完善的师资培训机制下,以校本培训为主。同时选送艺术教师参加都江堰市、成都市、四川省、全国的培训,转变了教学理念,也提高了业务素质。

聚源小学重场地器材投入。学校按标准配备音乐教室、美术专用教室及功能室,对消耗性器材及时更新补充确保教学需求。艺术教育经费列入学校经费预算,保证了艺术教育正常开展。

聚源小学重文化辐射作用。学校植根于乡土艺术,以陶艺为校园文化特色项目,营造富有乡土气息的陶艺特色校园文化氛围。

将乡土艺术资源校本课程成果生活化,形成以“陶”“水”“版”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在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感受艺术创作的成果为生活带来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陶艺为特色的校园艺术文化熏陶下,各类美育活动动有声有色地开展,孩子们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学校主动传播艺术教育先进管理和教学经验。推动了区域学校美育的整体发展。合唱社团、舞蹈社团、木笛社团多次参加全国、成都市、都江堰市艺术展演,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均邀请区域内学校参观交流,艺术教师到区域内学校、到康定市上示范课,起到引领和推动区域艺术教育工作发展的作用。

陶艺作品先后参加了艺术家村开村仪式、第65届全国技术装备展、巴蜀青少年艺术博览会、成都市未来教育家研讨会、国家级科研课题展示会、四川省全民终身学习推广会、成都市美术现场会(聚源小学主会场)、成都市第十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都江堰市艺术节等地展出。有来自美国路易维尔中心的教授专家、全国美术教育家联盟、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山西省美术教育专家团队、浙江、上海、康定考察团、四川省教研员、成都市党工委领导、成都市美术各区县美术教研员及老师、都江堰市兄弟学校等领导老师到校指导学习交流。同时,陶艺作品与 “精华灌区”“川西林盘”建设进行结合,在这两处进行展示。

“三全美育”结硕果

向现代化优质学校蝶变

本着以艺术教育特色工作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目的,聚源小学的师生们在这片沃土上勤勉奋进,学校现在已由农村窗口学校向现代化优质学校美丽蝶变。学校多次受到都江堰市教育局的表彰(表扬),连续4年获得都江堰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综合评估一等奖,先后获得“成都市新优质学校”“成都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成都市阳光体育锻炼示范校”“成都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成都市示范家长学校”“四川省标准化示范食堂”“青爱工程·河仁项目特色小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展望今后的艺术教育,聚源小学将进一步加强全员美育、全学科美育、全域美育的研究。让特色文化走进当地社区,把陶艺成果、陶艺教学、设备设施向当地社区开放,充分发挥音乐、舞蹈、合社团作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修养;让具有艺术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成果融入都江堰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与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艺术系合作开发陶艺旅游产品,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通讯员 王毅 巴仁春 文/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