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杏街道北面的山区,有个风景如画、山清水秀的山村,这里有个非常美的名字——百花社区。至于这个名字的来历,有人说,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这片山上的桃树、梨树、樱桃树、杏树、李树……全都开出鲜艳的花朵,灼灼其华、美不胜收。游人来到这里,漂亮的蝴蝶会为你指引道路,嗡嗡的蜜蜂会为你唱歌解乏,连呼吸到的空气也是香甜的。百花岭植被丰茂,草木丛生,好似城市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社区内有很多地方,紫房沟、檬子岗、茅庵、集善桥……这些地名的背后往往藏有一个动听的故事。当然,说到百花社区,就不得不提蒲阳火车站,几十年风雨,这里依然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在那百花深处,有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有一首首幸福的歌谣。你不妨静下心来,细细聆听。
火车站 一道优美风景
说起这个火车站,老灌县人都有深深的记忆。那尖厉的汽笛声,那轰隆隆呼啸而来的火车,曾承载过无数人的梦想,至今仍有许多摄影爱好者在此拍照。在他们镜头下,穿着时尚的少女和昔日的工业文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人产生无边的遐想。
如今,这里叫成都铁路局蒲阳车站,过去叫灌县火车站,坐落于百花社区和高埂社区之间,占地100余亩,其重要的区域处于百花社区。据当地老年人回忆,该站于1957年农历二三月时开始动工修建,第二年10月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
应该说,几十年来,火车站对都江堰市乃至阿坝州的经济建设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成为一个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据百花社区5组组长鲁全良讲,上世纪八十年代,百花社区的几百号壮劳力几乎都在火车站打过工,从事搬运、装卸等工作,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村民们也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当然,有利也有弊,当时的火车站是开放式货站,存在粉尘污染,周边群众也颇有微词。
时光荏苒,今天的蒲阳火车站经过多次现代化改造,成为了一个以运输集装箱为主的专业货站,但由于现代化路网的进一步建成和完善,蒲阳火车站的地位也大不如昔。随着现代化设备的使用,百花社区也很少有人再到火车站打工。但社区居民对这个火车站依然有着最深厚的情感。百花社区的人喜欢这样介绍自己,“我就住在火车站的旁边!”
茅庵 历史见证者
就在离火车站不远的百花社区5组,山坡上有一个叫茅庵的庙宇,据说占地约有20亩。关于这个茅庵的来历,那可就说来话长了。
据说,茅庵建于1917年,当时的灌县城北门有一位杨斋公,由他的父亲和孟、高、丁、赵四位居士发起修建,他们四处化缘,还从城隍庙“请”来了一尊菩萨,在民国时期,茅庵的作用是为了让信众们易于参拜,同时也成了沿山片区孤寡老人的栖身养老之所。这里还是当时这个区域的“政治中心”。据上年纪的人讲,当年该片区属于当时的“九保”管辖。而“九保”以及茅庵所在地的“甲”的办公场所均设在此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历次的反封建运动中,茅庵内的菩萨全部被毁,后来成立的农会等组织,以及百花小学均设在庵内。在各个时期,各类会议也在此处举行。可以说,茅庵就是百花社区历史的见证者。
茅庵凝聚了老百花人陈久的记忆,说起茅庵,上点年纪的当地人都会给你讲出一连串故事。每当晚霞照在瓦顶上,庵内的古树依然挺拔,坐在树下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百年来的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值得你细细品味。
集善桥 感受川西风俗
紫房沟,一条贯穿百花社区的清澈沟渠,她自青山而来,扬起粼粼波纹,跨越紫房沟的还有一道古桥,名叫集善桥。这道桥长约10米,宽约3米,连接了百花社区7组与灌口街道灵岩社区5组。据了解,这道桥建于1934年春天,由当时灌县城北门外的胡云清之父“胡大善人”发起,他找到了当时的乡绅以及名门旺族捐资修建,并于当年竣工。按照川西风俗,开桥时由一名刚学会走路的儿童过桥,以图吉利,这名儿童叫作“开桥童子”。当时确定的“开桥童子”是后来百花村2组的唐庭春,这位老人已故去多年,由于他是第一个过桥的人,乡里乡亲们都爱叫他“唐桥娃”。另外,由于是大家捐资修建,故而为这座桥取名为“集善桥”。
集善桥对于方便山区交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解决了檬子岗山民进出城行路难的问题,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座桥都是沿山村民唯一的进城通道。如果你有机会,走过这道桥,抚今追昔,会听到到来自历史深处的足音。
如今,百花社区专门筹资修筑了贯通百花岭的共建路,这是一条便民路,也是一条致富路,当地老百姓都说:“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我们过上好日子!”
旅游业 拓宽致富门路
进入新时期,退耕还林等政策在百花社区深入实施,社区两委充分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方面加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一方面发展特色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社区引导农民种植核桃、板栗等经济树木,并因地制宜开展林下种植。为进一步加大增收渠道,近几年来,沿山发展起了许多农家乐、民宿等,较出名的有紫房沟生态园、向大姐串串、悟空民宿、宥辰农家乐等。
紫房沟生态园正对北街小学,这里环境优美,厨师们创新推出了许多味美价廉的菜肴,在当地非常有名,宾客盈门有口皆碑。每到夏天,这里凉风习习,周边地区乃至成都市区的客人都喜欢到此用餐、休闲、避暑,感受都江堰市别样的乡村旅游。
宥辰农家乐位于山巅,站在此处,可俯瞰都江堰市城区全貌。这个地方绿荫浓密,清风徐徐,每到春天,可见山间百花盛开,红的、粉的、黄的,真像人间仙境一般。这里的美味也有很多,最出名的有“一鸡四吃”,食材用得是山里长大的土鸡,极鲜美。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悟空民宿”,在百花岭的山脚处,一块精致的木匾写着“悟空民宿”4个字,沿着红砖阶梯而上,跨过一道木门,游人会惊叹,门内竟会别有洞天。门口有小巧的鱼塘,让人感觉别有一番风情。院中用的实木桌椅和精致的茶具,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可以在此品茶、歇息。院中的房屋掩映在浓荫中,与整个山林融为一体,让人体悟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院中还有几棵百年楠木,游客们喜欢坐在树下休闲,据说这里还可以聆听灵岩古寺的钟声,想想都觉得妙哉!(本报记者 宋正刚 文/ 贾旋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