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的热播,让不少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想要到乡间野地感受纯粹的悠闲慢生活,脱离城市快节奏,享受生活的美好。隐于灌天路一角的向家印象,拥有自然的安静和幽深,没有城市的车轮滚滚,没有纷扰和吵闹,没有灯红酒绿的众声喧哗。城市中的烟火气,在这里瞬间就消失无踪,有的只是令人迷恋的静谧。若有一刻,你想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透一口气,举步之间,你就可以来到这里,在画廊赏画,在竹桌木椅边度过一段悠闲安静的时光。
绿树成荫 阅读暖阳洒满的书页
从市区出发,沿学府路一直往胥家镇方向前进,在市社会福利院旁边,便是向家印象。“向家印象”并不显眼,甚至只看外观你很难发现它是一间包含休闲、餐饮、娱乐、书画的院落,走进去,就会发现里面其实很有趣。漫步走进小院,假山、流水、花草,布置得十分别致。几名游客坐在绿草掩映的桌旁品着香茗,一位游客坐在藤椅上闭目养神。眼前的一切,让人突然感到放松,世界仿佛一下子宁静下来。
与其说它是一个院落,不如说更像是一座小型园林。树木高大挺拔,虽叫不上来名字,但在冬季依旧茂盛。小院四周还有些花草,红的黄的点缀其间。小院中有一条小路,连接的是一家农户,农户家门口种植了应季蔬菜,颇有田园之意。院中还有一间书房,木质的小屋,书架上摆放着各种类型的书籍,屋内有舒适的座椅,还有两张躺椅,可以选择自己舒适的姿势看书。在书房内,能观赏到整个院落的景色,也是很惬意的。
震撼心灵 观看画展洗涤身心
在院中闲逛时见到一处“书画间”,走进一看,里面摆放着不少具有时代感的物件。书画间的一隅,摆放着一张巨大的书桌,上面放置着笔筒、宣纸等物件。“向家印象”的主人、画家向旭正埋头创作。听他简单介绍后才得知,原来,在“向家印象”内还辟有一处“实新乡村美术馆”,让人感到十分惊喜且意外。这里时常会聚集许多文人墨客进行文化交流、艺术对话。
美术馆简单又精致,展览着向旭的百余幅绘画作品。向旭为我们介绍到,画馆共有三层,大多为国画,有的是人物画,有的是景色画。怀着无比崇拜又好奇的心情,认真去观赏,一幅幅画作随着步伐的移动而慢慢“放大”。每一幅画作都注入了画家的灵魂,每一幅画都隐藏着一个真实而美好的故事。我慢慢地移动,不忍心错过每一幅画作。突然间,被一幅画深深吸引住了,久久不愿移步,痴痴地望着。蓝天白云下,有几座皑皑的雪山,纯白的雪山上,一个穿着红色僧服的人显得格外显眼,他站在雪山之巅,手指合十在祈祷。画作名为《孤独的朝圣者》,让我想到了一部电影——《冈仁波齐》,电影讲述了11位普通藏民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他们历时1年,从芒康小镇一路向西,经过拉萨再到冈仁波齐。看似一个平淡的故事,但给人内心深深的震撼。即便是路途中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艰辛和考验,即便孕妇面临生产,他们也坚定地用磕长头的最虔诚的姿势,走完了2500公里的朝圣之路。
不论是画作也好,电影也好,让我觉得怀揣信仰的人,总是让人感到神秘又敬畏。还有一幅画的是宝瓶口,那一房一瓦,翠绿树叶,鲜艳花朵以及奔腾江水,看起来十分生动,似乎已经听到了水流声,闻到了花香,见到了低飞的鸟儿。
冬日温暖 品尝养生又美味的酸辣汤锅
令我惊喜的还有这里的美食。这里不仅有传统的农家菜,还有滋补养生的乌鱼汤锅。据说,这里的乌鱼都是从广州空运回来的,就是为了保证乌鱼的鲜美口感。乌鱼汤锅有酸辣汤、养生汤、麻辣汤等口味。其中,酸辣汤是最受食客喜爱的。经过打探后发现,汤锅锅底并不简单。每天上午,厨师都会使用棒子骨和老母鸡炖汤,炖上5个小时左右,才能完成“打底”的汤锅底料。随后,会根据点的汤锅的口味,进行再加工。
我们一行人点的是酸辣味。端上锅时,乍一见到淡黄色的汤锅不禁问道:“会不会太淡了?”老板自信地说:“待会你品尝一下就知道了。”服务员将一碗金灿灿的、剁得细腻的野山椒分别舀进食客的碗中,再舀入锅里的汤,放上葱花,就成了一个蘸碟,我们情不自禁地咽了一下口水。乌鱼现杀,鱼肉、鱼皮、鱼骨等不同部位食材,分开装盘。为了保证食材的口感,服务员会在一旁为食客煮食材和捞食材。轻薄的鱼片,在锅中烫上10来秒就熟了。鱼肉肉质鲜嫩,轻轻一夹都怕将它“粉碎”,蘸上蘸碟后,果然那酸辣爽口的口感立即袭来,野山椒的辣很有延展性,立马感觉食欲大开。鱼皮筋道有嚼劲,吃的时候还不忘夹上一些野山椒。还有那Q弹的鱼丸,肉质细腻,是味蕾的一大享受。
当然,这样的汤锅,怎能不品尝些绿色蔬菜呢?老板介绍到,蔬菜皆是在自家菜园采摘的,纯天然无污染。豌豆尖、凤尾、棒菜……吸收了汤汁的味道,还能品到青菜自身的清香味,口感更加浓香馥郁,回味悠长……(王蓓蒂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