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19-03/08/003638.html

等待处理…

玉垒仙都二王庙

点击量:951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穿过安澜索桥来到二王庙脚下,仰望整座古庙,只见其依山而建,背靠高耸的群峰,前绕滔滔的岷江,巍峨的庙宇层楼叠榭、飞檐流丹,掩映于古木苍翠中,难怪这里有“玉垒仙都”之美誉。

二王庙中的治水之道

二王庙是纪念都江堰修建者李冰父子的专祠,是一座道士庙,保存了历代奉祀纪念李冰父子的传统。这里原是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齐建武年间(公元494-497年)由益州刺史刘季连将“望帝祠”迁建于郫县(现郫都区),原庙改祀李冰,更名为“崇德庙”。五代以后,历代朝廷相继追封李冰及其传说中的儿子李二郎为王,便改崇德庙为“王庙”;到了清代,才正式定名为“二王庙”。

关于二王庙,从小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的庙会。这天,奶奶总会带着我到二王庙“朝会”,在如织的人流中穿梭,学着大人样焚香礼拜。长大后才知道原来传说这天是李冰的生日,因此人们总会在这一天艰苦跋涉,扶老携幼,带着祭品与香烛,来庙中祭祀李冰父子。正如《灌县乡土志》中说:“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呼。”这天,庙中会举行盛大的“川主清源妙道真君”祭奠大会,一直要摆设道场满三天,庙里烛火鼎旺、烟雾缭绕,钟磬之声不断,神灵和香客们一同享受着供天燃表、戏剧庆禧,还有鼓乐喧天所带来的愉悦,沉浸于神圣而欢乐的气氛中。

抛开庙会的喧嚣,任意选一个晴天到二王庙闲逛,心境又不一样。不急不赶而来,发现以前流行于青城山的滑竿竟然在这里兴起,深受年龄稍长的游人青睐。行至二王庙山门前,不禁为其别具一格的山门设计而感叹,一般山门都是一个,且在正面,而二王庙却建成东西双侧门,好似好客的主人,迎候着四面八方的来客。从东门而入,一座建于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的乐楼呈现眼前,三重台阶、三重楼、三间殿堂,无一不展现出其按照老子所著《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念修建,设计之精巧,是清代典型的道教建筑形式之一。乐楼两边塑的是汉代的文翁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们都是保护和发展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有功之臣。每逢清明放水节、二王庙庙会,举行隆重的庆典时,都会在这里奏乐迎接。乐楼的雕塑和装饰非常精美,通过谐音、会意或直书其字等方式,反映道教清静无为、羽化登仙等题材,色调上也极富素雅、安详之感。

穿过乐楼,拾阶而上,只见三官殿下的壁间雕刻着历代积累的都江堰维修治水的要诀,字句精练,含义准确,很有科学价值。如千年传承的“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说的就是要如何淘滩修堰。“滩”指的是凤栖窝的一段河床,在每年枯水季节岁修清淤时,要深淘。深到什么程度呢?以挖到水下埋的石马为标准。因石马容易冲走,明代以后改为埋卧铁,现在内江凤栖窝还埋有明代万历、清代同治、民国以及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埋下的4根卧铁,只要淘见这4根卧铁就行了(一般飞沙堰堰口至卧铁处为2.2米)。淘得过深,宝瓶口进水量偏大,会造成涝灾;淘得过浅,水量不足,难以灌溉。而“遇湾截角,逢正抽心”则被称为八字格言,是治理岷江和解决灌区输水及疏通排洪河道的方法,也可以说是一切治理疏浚河道的通则。“遇湾截角”指岁修时遇河流弯道,在凸岸截去锐角,减缓冲势,使其顺直一些,减轻主流对河岸的冲刷;“逢正抽心”就是遇到顺直的河段时,应当把河床中间部位淘深一些,让江水主流集中在河道中心,避免河床改道也避免泛流毁岸、淹毁农田,这叫“安流顺轨”。有趣的是“逢正抽心”的“心”字常被市民、游人触摸,据说心诚者闭上眼睛、高举手臂,从字前方2米处行至字下,能摸到“心”字就是虔诚之人,这样的游戏让大家乐此不疲,倒也给庄严的庙宇增添了几分趣味。还有“乘势利导、因时制宜”这一句,则是指要充分掌握和利用河流的流势、地势、主客观情势和其它有利的自然条件,采用正确的办法加以疏导,趋利避害;要随时间、地点和具体条件的变化,采取适当的措施,不要生搬硬套、墨守成规。这些治水之道看似只有短短几个字,却是句斟字酌、精炼科学,对后人治水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二王庙中拜李冰父子

在三官殿壁下学习了治水之道,拜过了天、地、水三官,转个弯便到了供奉护法神王的灵祖殿。穿过此殿,映入眼帘的是一照壁,上面有“造福万代”四字,此乃1982年邓小平视察都江堰时,在二王庙挥笔写下的,是对李冰父子治水惠民之举的赞誉。与照壁俯仰相对的是“二王庙”正门,门匾上“二王庙”三个镏金大字熠熠生辉,这三个隶书字是爱国名将冯玉祥先生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书写的,先生曾在都江堰寓居过,留下了不少激情洋溢的抗战书法墨迹,两侧还附有对联“万顷波光归稼穑,四山云气溧蛟龙”。

登上“庙貌巍峨”的二王庙,眼前顿时豁然开朗。这里有宽敞的庙院,庙门正对大殿,大殿前左右两边分别有座塔,是专门用来燃烧写(印)有文字的废纸,被称为“字库”。这让我想起了奶奶常说的:“不能糟蹋字。”在信众心中,“惜字”就是“得福”。为了祭祀李冰父子,人们会把歌颂赞扬李冰的祭文、书画从底层塞入塔内燃烧,塔心中空,青烟直上,塔尖有两只蛤蟆,青烟就从蛤蟆嘴中冒出,直上云霄,这样天上的李冰就可以知道人们对他的评价了。两塔旁分别有“安流顺轨”和“饮水思源”碑文,均立于清朝咸丰年间。大殿的对面是戏楼,每逢清明、庙会等盛大庆典时,这里会请来戏班在戏楼上唱川戏,颂扬李冰父子的功德,以表达人们饮水思源、永不忘怀的感激之情。

大殿中供奉的是李二郎,据考证李冰只有女儿并没有儿子,李二郎只是后人附会而成。关于二郎的传说有很多,有传说他是《西游记》中大战孙悟空的杨二郎(杨戬);有传说他是秦蜀郡太守李冰的次子,因助父治水有功,被尊为神(二郎神);还有传说“二郎”是随李冰治水的两位侍郎;也有传说他是治水百姓化身……最终,在宋贞宗“御赐李二郎神碑”中,二郎正式成了李冰家族中的一员,干百年来受到广大人民的推祟、敬仰和顶礼膜拜。随着李冰故事的传颂,李二郎的故事也不断丰富神奇起来。二郎变成一头大水牛与牛魔厮斗以清除河道,二郎生擒孽龙用锁链锁于伏龙观石柱下深潭中以绝水患……人们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创造着英雄。这其中寄托着人们对消除水患的企盼,对治水业绩的歌颂,对治水英雄的敬仰……李二郎就这样进了二王庙,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大殿左侧有香火很旺的财神殿,右侧是供信众吃斋的地方,绕过大殿,其后为二殿,内塑有李冰夫妇雕像。殿旁有文物陈列室,其间有明代的铁炉瓶、铁烛台、民国张大千玉女画碑、徐悲鸿奔马画碑等,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沿着二殿左侧而上,还有一座圣母元君殿。继续往上攀登,不远处有一亭,这是一处与众不同的亭子,其它亭子里边都是坐人,而这里却装了一座“山”。不过,这山可不是真的山,而是一棵前年古树的遗骸,这棵树是在我市聚源镇发现的,树径达3.5米。经北京大学历史系用碳十四测定,这棵树的年龄已经有三千四百岁,与中国古代相对照,正好处于中国的殷商时期,所以称为“商山”。从此处绕一个小弯,可到达老君殿。从殿前俯视二王庙,层层楼台叠落而筑,起伏有序曲折幽深,梯回壁转而又主次分明,气势蔚为壮观。

在二王庙后山门处有张孔山纪念馆。中国古代著名古琴大师张孔山于清朝咸丰年间长期留居二王庙,潜心整理出了举世闻名的古琴曲《流水》,这首曲子于1977年被美国录入白金唱片与婴儿的哭声一起由旅行者二号太空船送入茫茫宇宙,寻觅人类的知音。此时,在《流水》声中登二王庙,一种畅游仙都之感油然而生。(黄代凤 文/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