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19-04/15/003984.html

等待处理…

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更高的立意
推进都江堰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对我市教育开展现状调研侧记

点击量:645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专家组召开调研意见反馈会。

专家组在青城山学校调研。

专家组在驾虹小学调研。

4月8日至9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专家组13人,到我市教育系统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现状调研。专家组听取了市教育局工作汇报,组织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和校长、园长座谈,分别到北街小学等8所中小学、幼儿园现场调研,并在9日下午召开了意见反馈会。教育部教材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出席了意见反馈会。

8日上午,在调研汇报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城市形象宣传片《遇见都江堰爱上都江堰》和都江堰市2018年教育专题片《云间树色花千满》,整体感知了都江堰城市魅力和都江堰教育情况。随后,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向专家组汇报了都江堰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在完善基础教育体系、推进素质教育、名师名校建设取得的成效等,同时,指出了都江堰教育存在的八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总结提炼区域教育的突出优势和特色亮点的能力不足;二是区域教育距离高位均衡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区域内校(园)长对课程的领导力参差不齐;四是名师建设梯级成长机制缺少平台和路径;五是区域内名校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不足;六是校本课程建设特色不够鲜明;七是教育科研人才匮乏成果稀少;八是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成效不够显著。并希望专家组通过现状调研,为都江堰教育问诊把脉,并为都江堰教育内涵发展提出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对策和建议。

汇报会后,专家们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召开了校(园)长座谈会和教育局相关科室和教研室、进修校负责人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和意见建议。

8日下午和9日上午,专家组分为幼儿园小学组和中学组两个小组,分别到北街小学、驾虹小学、王家桥幼儿园、聚源幼儿园、塔子坝中学、七一青城山学校、都江堰中学、青城山高中8所学校调研。他们走进课堂听课,组织学生和教师座谈、做问卷调查,听取学校汇报并现场提问。专家组对我市学校在树立课程意识、开展课程设计和课程组织管理、提升课程文化品质方面做出的努力予以充分的肯定。

9日下午,都江堰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现状调研意见反馈会在市教育局会议室举行。意见反馈会上,各位专家就两天来听取汇报和现场调研的情况进行了总结,指出了都江堰在完善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均衡、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成尚荣代表专家组进行了总结发言。

成尚荣指出,都江堰市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也是落实四川省教育大会和成都市委、都江堰市委对教育工作部署的积极行动。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将通过借助国家级专家的力量,以更坚实的步子、更专业的水准把都江堰市建成教育高地。同时,也是探索国家专业部门与地方合作研究的方式。所以,这项合作研究应该有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更高的立意。通过两天的调研,专家组认为实验区建设应紧紧围绕挖掘和提炼在教育领域的“都江堰经验”。一是发展素质教育的经验,把十九大精神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在都江堰市落实的经验;二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都江堰经验,尤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如何培养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得到落实;三是这是区域性的经验,它既要坚守传统,又要走向未来;它是地区的经验,也是可以推广的;它是全面的,但又是有特色的。通过实验区建设,对“都江堰经验”,要有清晰的认识,也要有准确的概括,同时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提升。

成尚荣指出,围绕“都江堰经验”,总任务和总目标是立德树人。都江堰的经验其实是“问道教育”,探索规律道是路径,道是规律,道更是一种生命力的创造。所以通过这个实验研究,要开发都江堰市所有学校、所有校长、所有教师,包括行政部门的生命创造力,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才可能有都江堰市更高水平的教育体系得到落实。那么,有没有条件和可行性如何呢?有!一是都江堰市的校长们有文化认知和文化的自信,那么必然有文化的力量;二是都江堰市教育生长的整个文化背景、文化理念,“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实际上已经形成了都江堰市的教育哲学、三是山水文化、天地人合一,以及抗震救灾、坚韧不拔,克服困难、感恩奋进的精神,成为都江堰教育人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四是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尽管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在都江堰市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和良好的基础;五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都江堰市非常认真,非常可贵,是在对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你们的把握是准确的;第六都江堰市学校有良好的基础。

成尚荣指出,概括提炼都江堰的经验,突破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队伍建设,要把教师队伍作为今后改革发展,也包括实验区建设的几大突破之一,重中之重。二是学前教育发展,从普惠走向普及,从安全健康教育走向优质教育,从规范走向常规,以规范来带动创新。三是基础教育,包括发展素质教育真正得到落实,克服形式主义的现象,克服急功近利的色彩。四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应该有根本性的变化。希望都江堰市的教育改革和实验应该有着深度。

成尚荣指出,提炼都江堰市经验的具体策略是,在六大行动的基础上能够实施六大工程,实施六大项目。第一,课程改革深化工程,课程改革深化工程第一要真正确立课程育人的核心,要注意课程改革的规划、纲要和方案,在课程结构上坚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地方课程建设上形成都江堰市地方课程指南,进一步开发具有都江堰市文化特色的地方课程。第二,课堂教学改革工程,设立公共课程,要深耕课堂教学改革,要坚持学科育人、课程育人、教学育人,坚持科学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跨界学习,培养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贯通能力,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第三,教师专业提升工程。都江堰市的教师专业化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名师的培养还要加大力度,形成教师的教学风格,名师带动教学发展。第四,教学改革科研的发展工程。 如何开展校本化的研修,区域化的课程,科研工作的推进要加强。第五,学前教育区域化整体化推进工程。第六,学生需求研究工程。

实施六大项目,同时这些项目也将争取四川省和国家的层面获得教育成果奖。一是都江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项目;二是英雄精神的人格养成项目;三是小习惯大人生项目;四是学生和熊猫共同成长项目;五是全科教师项目;六是耕读教育项目。

田慧生对都江堰市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提出要求。要找准问题。找准问题是下一步开展实验区建设工作的切入点。通过课堂这个核心,深入到育人主阵地和关键环节上。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解决问题,促进实验区建设;要找准需求。通过持续的调研,准确了解和把握都江堰市教育改革发展的真实需求,兼顾都江堰市自身发展的起点基础,从而形成实验区建设的完整规划,涉及实验区建设的愿景和思路;要找准抓手。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和关键点,以课程改革、教育科研、教师发展等为抓手,推动实验区建设落地落实;要找准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是实验区建设总的方向。结合都江堰市的优势特点和发展需要,通过实验区建设和专家团队引领,把都江堰教育推向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要建立工作机制。课程中心和专家团队要与都江堰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已有的教科研团队密切配合,无缝对接,形成工作机制。都江堰市教育局要组建专门机构负责具体的落实,明确工作责任,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要定期对实验区进行指导引领,督促检查。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