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19-08/02/004913.html

等待处理…

解锁工业发展的绿色密码

——功能区奋力书写
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答卷”

点击量:574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曾经,位于蒲阳镇的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以下简称“功能区”)农田坡岭起伏,一代代建设者在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筑巢引凤。如今,345家企业签约入驻,规上工业企业达62家。2018年,功能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1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3.6%,入库税收8.4亿元,全年实现产值超200亿元,成为了都江堰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都江堰市矢志不移坚持绿色、环保、高质量发展的决心。眼下,新一轮规划调整已将蒲阳镇56平方公里全部纳入功能区规划范围,一座现代化绿色产业生态新城正在都江堰市拔地而起。

全局谋划 做精做强产业链

“以控提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2018年12月,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提出,要高标准规划建设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担负“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工业适旅发展”使命,打造产业集聚“主阵地”、康养旅游“助推器”,功能区担子不轻。具体应向何处着力?

“首先要找准方向,然后把产业链做精做强。”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党工委书记张思学介绍,功能区要以培育智能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产业为动力,以食品饮料、旅游装备制造为突破方向,推动工业适旅发展,打造产业互动共荣发展的新型产业格局,做精做强产业链。

在张思学办公室,记者看到一套套图册、规划静静地放在办公桌上,里面的图表花花绿绿,文字密密麻麻。大到全国范围的行业情况梳理分析,小到每一个环节的生产制造流程和代表企业资料,一应俱全。生物制药产业链图、旅游装备产业链图、食品饮料产业链图……既有宏观战略,也有微观战术,功能区推动高质量发展路线图清晰。

在功能区一侧,都江堰市华泰伟业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内,2条乳酸菌饮料生产线正在高速运作,一箱箱装满乳酸菌饮料的货品装车,准备发往陕西、云南、贵州等地。

搬进功能区不到5年,虽然在这里还不算“老兵”,但华泰伟业取得的成绩却是瞩目的。“从最初的年产值8000万元到去年的年产值1.2亿元,我们企业一直在稳健成长。今年,我们搬进了新厂房,年产值将达到1.8亿元。”在都江堰市华泰伟业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英华看来,企业稳定的发展态势与功能区发展方向和都江堰市良好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

“在功能区整个产业发展链图上,食品饮料产业是我们的主攻方向。华泰伟业在乳酸菌饮料领域已深耕多年,补强了我们的食品饮料产业发展链。”张思学说。“吸引我们落户的主要原因还是食品饮料产业与都江堰市生态、环保的发展方向一致,这让企业的发展更有底气。” 张英华说。

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功能区的发展不断向前。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功能区共招引食品饮料、现代医药、智能制造及精密机械等新经济企业50余家。2019年1至5月,上报工业投资21.9亿元,规上工业企业上报增加值增幅30%以上,入库税收5.7亿元,提前完成半年目标任务。 (下转3版)

绿色发展 引导工业企业技术改革

天蓝、水清、路净、景美。走进功能区,宜人环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这一切,与功能区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之路密不可分。

“在招引绿色企业入驻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引导现有的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始终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张思学说。

成都市长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名副其实的老牌绿色短流程钢铁加工企业,年产量达160万吨,产品被广泛用于高层建筑、水利工程、民用建筑。在钢铁领域,长峰钢铁实属行业佼佼者。2018年,该公司还获评成都市百强民营企业。这样的企业要不要节能减排?要不要更进一步?功能区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长峰钢铁方的态度也是坚决的。

“我们目前有4台40吨电弧炉,但到明年底,我们将把4台电弧炉设备全部更换并缩减到2套,耗资15亿元。”成都市长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诸新介绍,更换的设备将从德国西门子公司引进,新设备投运后将减排30%以上,节能25%以上,“智能化设备的更换投运在保证产能的同时,减少能耗,这是减量置换的关键。”陈诸新说。

在技术革新的同时,长峰钢铁还在适旅转型方面迈出新步伐。企业将与四川大学合作进行工业旅游项目,把厂区打造成国家级4A旅游景区。“与都江堰市建设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相匹配,我们将把厂房建设成一个新的旅游景点。”陈诸新介绍,工业旅游项目将在厂区匹配钢铁博物馆、游客接待中心和教育基地等,是企业在工旅融合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探索工旅融合发展,已成为功能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功能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积极推进循环化改造,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废水循环利用等,争创省、成都市功能区循环化改造试点。经过系列措施实施,功能区的主要资源产出率、固体废物资源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幅度降低,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基础性成效。

“下一步,功能区将立足现有优势产业,推动潜力企业向产业高端迈进,探索与区域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相适应的产业转移路径,积极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或产业梯度转移,形成结构优化、特色突出、绿色高效、工旅融合的工业经济新体系。”张思学说道。

智能制造 助推新经济产业发展

没有忙碌的工人,没有来往的物流车,除了机器人精密操作的声音,整个厂区十分安静。位于功能区的纽塞特工业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立足于工业机器人技术开发与应用的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工业机器人制造行业的标杆。

这样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何出现在功能区内?“一方面是功能区的优质服务,但更关键的是因为都江堰对新经济发展重视。”纽塞特工业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落户功能区4年,纽塞特公司的研发团队已成功获得70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保持着平均每月诞生3至8项专利技术的研发效率。而平均2个半月时间,就能完成一种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加工、组装和调试。迄今为止,已能生产出焊接、抛光、打磨、搬运等多种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到了电脑制造、木工打磨、喷漆、汽车零部件生产甚至是军工产品检测等各个生产领域。

围绕成都市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具有成都特色新经济产业体系这一新经济发展蓝图规划,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智能经济形态在功能区逐步成型。越来越多像纽塞特公司这样的新力量崛起,成为我市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新经济等不来、喊不来,要靠实实在在干出来。”张思学表示,随着一批智能产品研发,智能制造、智能服务企业落地功能区,不同的创新样本每天都在这个充满升级和活力的城市上演,都江堰制造,正逐步升级为都江堰“智造”。“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高地,培育经济新动能,我们势在必行。”张思学语气坚定。

一条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塑造产业发展新格局;一场工旅融合的接力赛,跑出发展发展新作为;一批新经济力量的崛起,绘出发展新气象。助力都江堰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区步履铿锵。(本报记者 胡馨怡 文/资料 图)

上一条:市委召开第105次常委会会议
下一条:把法治政府建设推向纵深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