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带着党政领导和群众的关切,协调服务“三农”分会组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调研组,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联盟的发展状况开展了专题调查研究。
调研表明,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联盟是市域农业经营主体抱团应对农产品市场优质农产品需求日益增长趋势,与政府主导深入推进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实践相结合,对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模式的创新,正在成为引领市域农产品结构升级优质高效发展的新动能,具有新时代实践意义。(本报记者 洪伟 文/资料 图)
开创局面 成立国内首家蔬菜质量安全联盟
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联盟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首家蔬菜质量安全联盟。该联盟是通过我市蔬菜种植经营大户、兴农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农业职业经理人蒯世军牵头引领,联合10家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44家蔬菜种植大户创建的。目前,联盟成员种植蔬菜面积达15000余亩,荟萃了国内50余个优质蔬菜品种,约占全市蔬菜规模化种植面积的70%。
农产品质量安全联盟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蔬菜质量安全第一的理念,坚守“讲良心、树品牌、带动百姓富起来”的宗旨,按照国家农业部颁布的绿色蔬菜种植技术标准,因地制宜制定了盟员《绿色蔬菜种植栽培措施及土地处理规程》《绿色蔬菜种植栽培技术规程》,配套建立了联盟蔬菜质量安全服务平台和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积极探索联盟+公司+合作社+农户+物联网生产经营管理和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新机制、新模式,受到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高度关注。
与此同时,在市蔬菜农产品质量安全联盟的示范带动和政府主导的“双创双建”工作的推动下,以农业特色产业为纽带、农业职业经理人为引领的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联盟在我市迅速发展起来。2015年,由农业职业经理人、都江堰天赐猕源农业有限公司经理晏志强引领,8家猕猴桃种植经营主体参加的都江堰猕猴桃质量安全联盟成立,种植面积达4500亩;4年来,自愿参加的经营主体增至139家,种植经营面积达50000余亩,约占全市猕猴桃种植面积的50%。2017年4月,在农技员王天祥指导下,农业职业经理人周援友、童有富、姚北祥发起成立大青城养生优质中药材质量安全联盟,种植经营面积达16000余亩。2018年1月,由和信恒业石羊蓝莓种植基地农业职业经理人周娟引领,市域内10家蓝莓种植经营主体自愿参加的都江堰小浆果蓝莓质量安全联盟正式成立,种植面积达1100亩。
各联盟根据各自生产经营的产业特点与产品性能,依据国家颁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规,制定了规范盟员生产行为的章程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标准,成为联盟成员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与重要遵循,开启了都江堰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实践、新路径。
创新模式 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广受好评
从实践来看,虽然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联盟成立不到5年,但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建设、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创新、优质农产品品牌化发展诸多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市蔬菜质量安全联盟遵循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生长规律,组织盟员实施蔬菜“七统一”生产管理创新模式,即统一布局与育苗、统一使用投入品与采购、统一技术规程与生产记录档案、统一政策性农业保险、统一质量安全检测、统一质量追溯、统一品牌营销。自2014年联盟成立以来,先后有生菜、茄子、冬瓜等19个蔬菜品种通过国家绿色产品认证中心认证,产品先后参加成都西博会、北京农博会展销,畅销华北、京津、东北、成渝市场。
该联盟的发展受到各级领导和机构的强烈关注与高度赞誉。2016年9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全国36个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负责人及相关科技人员赴联盟开展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现场教学,学习和推广联盟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模式与做法。
2016年10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汪洋率在成都召开的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工作现场会参会代表和“评审团”专家莅临我市蔬菜质量安全联盟圣寿源蔬菜产业园实地考察,对我市蔬菜质量安全联盟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做法好、效果好、效益好”,圣寿源蔬菜产业园一举成为我市乃至成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亮点、新名片。
市猕猴桃质量安全联盟以猕猴桃果品质量安全为抓手,在政府支持下,组织16家盟员企业全力推进都江堰市出品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2017年9月,都江堰猕猴桃基地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为都江堰猕猴桃品牌唱响全国、走向世界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其品牌价值日益提升。都江堰猕猴桃品牌价值由2014年的14.1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17.26亿元,并荣获2018年度中国最受欢迎的猕猴桃区域公共品牌十强殊荣。
全市各农产品质量安全联盟以抓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基础,在推进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管理规范化、生产产品优质化的实践中,为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品质安全市培育了新动能,在推动市域智慧农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市域农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极大促进了我市农业产业化向产业品牌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