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19-09/06/005145.html

等待处理…

王宗柏:
坚守手艺,拉一曲丰盈人生

点击量:622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在银杏街道惠民社区康桥水乡A区,每天下午,都有优美的二胡、电子琴等乐声萦绕,那是从社区居民王宗柏家传来的排练声。而令人称奇的是,大家所用的二胡、板胡、京胡、小提琴都是今年78岁的王宗柏亲手制作而成。

在我市“文娱圈”里,王宗柏制作的乐器鼎鼎有名。从修房子、打家具到制作二胡,从粗犷到精细,王宗柏的木匠手艺贯穿了他的一生。

自学成才 木工手艺贯穿一生

今年虚岁78岁的王宗柏,皮肤白净,面容慈祥。说起制作二胡,记者想先听他拉上一曲,王宗柏即兴选了一曲藏歌《卓玛》,只见他眼目微闭,一手拉弓,一手按弦,一曲优美的旋律就流淌开来。

音乐是最好的情感催化剂,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说起自己的木工生涯,王宗柏眉毛上翘,嘴角扬着微笑说自己纯属自学成才。

王宗柏自幼爱好木工,先后当过电厂工人和养路工人。用他的话说,曾经“饭逼慌”(吃饭都成问题),所以通常家里的桌子维修、板凳制作等木工活都是他找来边边角角的木料自己做。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迎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当时的灌县农业生产采取包干到户的形式,所以各家各户纷纷打柜子屯粮。彼时王宗柏的手艺派上了大用场,在大家的口口相传中,不仅周边乡邻邀请他,且城里人也邀请他做木工活。“当时做的家具有柜子、写字台、三弯床等。三弯床后来变成高低床,又变成靠背床,柜子有五斗柜、箱柜、角柜等,最后做组合家具,城里人做的家具要更精细一些。”据王宗柏讲,当时主人家都很尊重手艺人,不仅好酒好菜招待,且工钱给得爽快。他也从最初一天1.5元、2元的工钱逐步过渡到包工。

王宗柏楼上住户张氏夫妻俩30多年前的结婚家具就是请王宗柏制作的。虽然家具早已被淘汰了,但是他们依然记得当年的情形,“当时的三弯床质量很好,很扎实。就和当年的人过日子一样,很朴实。”曾经的大红家具,见证了张氏夫妻俩的幸福半生。

因为精良的手艺,上世纪90年代,王宗柏进入一家建工机械厂做翻砂木模,按图施工,尺寸精确到毫米,他一直工作到2008年才告老回家。在机械厂工作期间,王宗柏出现过一次失误,“做搅拌机的陀轮,本来要做8根筋,结果只做了4根筋,最后导致钻孔失败,材料报废。”一生唯一的一次失误让王宗柏记忆深刻,此后他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这也为他后来精细制作二胡埋下了伏笔。

精细制作 拉一曲优美弦乐

多年的手艺经历,让王宗柏性格开朗、随和。美妙的声音有相似之处,锯木头、推刨子多年的他逐渐爱上了音乐。告老回家后,他开始学习简谱,学拉二胡、弹奏电子琴等。那是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老哥们问他会不会做二胡。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宗柏开始琢磨试着做。

从曾经大体量的家具到现在手可一握的精细二胡制作,这个跨度有点大。认准了一件事就要坚持做下去,王宗柏买来资料学习研究二胡的制作流程和工作原理。二胡包括琴头、琴筒、琴杆、琴轴、琴弦等几部分,而琴筒的制作则最考究。“琴筒一般是六边形,取相同大小的六面拼接而成,需要做得严丝合缝,浑然天成。琴筒的一端蒙上蟒皮,在蒙皮之前,先要做一个模具,把蟒皮蒙上之后,将模具贴上去用力使劲挤压,让其完全贴合。”几年间,王宗柏制作的二胡已经有上百把。触类旁通,他还做出了板胡、京胡、小提琴等。“板胡,音质轻快,一般用来演奏轻快欢乐的曲子;京胡是用来演奏戏曲的,其音质尖细。”

王宗柏工作室的一个木箱里整齐装着他的木工行头,斧、锯、锛、刨、凿等一应俱全。虽然已经78岁,可王宗柏挥舞刨子,英武之气仍在。那些泛着岁月光晕的工具上,凝聚了王宗柏的汗水,也为他带来不小的成就感,如今他牵头组织的音乐队已经在社区参加过多场演出。

随着王宗柏制作乐器的名头在我市“文娱圈”里越发响亮,惠民社区也积极行动起来,准备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王宗柏开辟一间工作室,让王宗柏和他的伙伴们有个专门的排练场所,也可为更多文艺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营造浓厚和谐的社区氛围。

王宗柏身板很硬朗,他说还将把木工活继续做下去,用他的话说:“有点事做,出门晓得朝东走、还是朝西走,不然头脑一片空白。”手艺、守艺,我们看到,王宗柏坚守手艺的同时也活出了丰盈人生。 (本报记者 缪英 文/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