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19-10/11/005343.html

等待处理…

胥家镇:奋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滨水田园健康小镇

点击量:155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70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7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胥家镇在时光的流逝中美丽蝶变。1949年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胥家乡公所仍设在胥家场关帝庙内,下属七保不变。1953年4月28日土改结束,由选举产生乡人民政府第一届正、副乡长和乡人民政府委员,改胥家乡公所为胥家乡人民政府。如今的胥家镇,下辖1个城市社区和14个涉农社区,幅员面积4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万人。

胥家镇与生俱来的生态优势和淳朴民风,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都江堰市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和田园生态发展区的重点区域,胥家镇正按照“两个率先”要求,围绕我市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目标,通过深化产业发展促农增收、改善群众人居环境、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奋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滨水田园健康小镇。

本报记者 乐盈巧 文/图

创新产业模式

群众收入大大提升

“以前我们租地只租半年,现在租地是租一整年,以‘公司+农户+合作社’的形式来跟企业合作。”9月9日,胥家镇共和社区党总支书记董波带着记者,来到了6组村民岳正玉的田间。

原来,2019年初,共和社区新引进了蔬菜种植企业和食用菌培育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一步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

采访现场,岳正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农户对外出租土地资源只能出租半季(即半年),每亩地租金仅有500元,而她家共有2亩左右的土地,一年的租金也不过1000元。新模式推行后,土地不仅可以全年出租,租金也明显上涨,从每亩500元提高到每亩1400元,同时每亩还会有1000元的劳动收入可领。不仅如此,该模式还为农户带来了每年40%的分红福利,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现在每年至少能有将近5000元的收入,比以前上涨了很多。”岳正玉说,上世纪90年代种蔬菜只能贴补家用、养家糊口,现在完全可以当做致富的产业来做。

作为我市重点培育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四川圣寿源农业有限公司牵头35家合作社共同组建了蔬菜农产品质量安全联盟,建立了2211利益链接机制,共同推动区域蔬菜产业健康发展。该联盟在联农带农、增收致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四川圣寿源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蒯世军告诉记者:“这种模式是按照生产成本的投入,保证联盟成员有20%的基本纯利润,如果加入的成员在管理方面做得好的话,可以达到100%的利润,甚至不止。这种模式能确保我们联盟成员的基本收益,此外还能带动我们周边农户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了农业增效,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当地农户共同增收致富。农户向勇从2014年就加入了该联盟,加入之前他是自己单打独斗,共有200多亩种植地;加入联盟之后的这几年,他的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如今,我已有近600亩种植地,收入翻了一两倍。”

胥家镇区域内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以猕猴桃和蔬菜为主导产业,以花卉苗木、葡萄、冷水鱼、优质粮油等为特色优势产业。2018年主导产业产值达2.5亿元,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产值4.1亿元,全镇耕地面积3.95万亩,常年种植水稻2.4万亩,种植蔬菜0.8万亩,猕猴桃1万亩,养殖冷水鱼300亩,稻田综合种养基地达1000亩。2018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438元,增幅达9%。“一直以来,胥家镇都是以抱团发展为核心思路,探索建立‘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消费者’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实现农民增收。”胥家镇党委书记付岷涛告诉记者。

改善人居环境

群众获得满满幸福感

住进好房子、拥有好的配套设施是群众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近年来,在民生发展方面,胥家镇一直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着手,狠抓问题整治、化解风险隐患,着力解决了群众需求最大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近日,记者在圣寿社区党总支书记彭路春的带领下来到了居民李道奇新建的房屋外。记者看到,李道奇新建的房屋按照川西民居风格建造,目前已经进入装修阶段。据彭路春介绍,圣寿社区引进圣寿源农业有限公司后,便以党员带头、社区居民参与的原则将区域内的林盘资源交给社会投资企业进行打造,实现自由组团,根据功能分区进行布局,推动农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居民从中能得到的最大福利便是住进了有双污分离的管网、水电气路讯五通的新房子。

站在自家新房前,李道奇难掩心中激动和喜悦。他说:“我自己是经历了从茅草屋到如今集中小区的过程。看到如今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和我的家人都感到无比幸福。”

今年5月以前,金胜社区蒲阳河两侧滨河小道简陋的防护栏杆一直是居民们的一块“心病”。社区群众刘秀英告诉记者:“以前这里的栏杆是很细的那种木头制成的,不仅十分简陋,还腐烂了,根本就不能保障大家的安全。”在接到群众反映之后,从5月下旬开始,金胜社区就开展了景观护栏重建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到20天,沿河220米的区域重新修筑起了实木景观护栏,不仅美观,还特别安全。看到如今崭新的防护栏,刘秀英十分满意,“原来社区连个休闲的场所都没有,现在给我们整得又好看又安全,居民们都说弄得很巴适!”

近年来,胥家镇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集中连片开展高标准农田及种植基地建设,完善乡村旅游综合设施,推动综合体景点改造升级工作,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7万亩,整治渠道38公里,整治田间道路69公里。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新改(建)小型污水处理站8座、垃圾收集站8座;新建绿道约12公里;投资200余万元对区域内道路、垃圾中转站、农房风貌进行了集中整治。

农旅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以前,说起胥家镇的农旅项目,几乎无人知晓。而如今,大家则可以马上说出猕猴桃示范园区和“拾光山丘”等。

8月18日,我市2019年出口猕猴桃产地推介会暨第七届猕猴桃采摘节在胥家猕猴桃示范园区开幕。当天,胥家猕猴桃示范园区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前来参加猕猴桃采摘节的市民和游客。猕猴桃采摘园内,藤蔓迎风舒展,颗颗猕猴桃饱满压枝,果香满园。来自各地的游客纷纷来到田间地里,亲身体验采摘猕猴桃的欢乐,品味猕猴桃的爽口香甜。活动当天现场共销售猕猴桃3万余斤。

“拾光山丘”有机体验园现场负责人饶正东对记者说:“‘拾光山丘’在农旅融合发展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成绩,园区内的特色民宿平时的入住率可以达到70%,节假日入住率可达到100%。我们希望能通过农旅的融合发展,壮大胥家镇的乡村农业经济,助力胥家镇乡村旅游的发展。”

据了解,胥家镇除了有“招牌”农旅产业猕猴桃示范园区和“拾光山丘”外,还有包括通威三文鱼基地、“小南海”水上休闲村落、虹乡家庭农场和稻鱼共养循环养殖体验基地等在内的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2018年,胥家镇共接待游客1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500万元。”胥家镇相关负责人说。

在农旅融合发展方面,胥家镇还将围绕猕猴桃、粮油、蔬菜和花卉4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生产服务、生态文明和产业发展等体系建设。“我镇作为都江堰市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和田园生态发展区的核心区域,下一步,将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以猕猴桃、蔬菜为主导产业,培育经营主体,强化园区建设,拓展农业功能,壮大集体经济,加快建设主导产业突出,联农带农紧密的产业强镇。”胥家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王光柱说。

“未来的胥家镇将站在新的起点,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两个率先’目标,以实施‘四大行动’为抓手,落实‘五大工程’为突破,依托自身区位、资源优势,主动担当,躬身实干,以生态健康理念,奋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滨水田园健康小镇。”付岷涛对胥家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壮丽70周年,奋斗新时代,在未来的征程中,胥家镇将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紧紧把握发展机遇,用勤劳的双手撸起袖子加油干!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奎光塔街道:“三遗”之城的文化旅游新高地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