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19-11/06/006436.html

等待处理…

工艺美术师杨友德:
传承陶艺 泥韵留香

点击量:62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很早便有了陶器的身影,盛水、置米、储酒、存茶、装饰……陶器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身份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近日,记者了解到,在都江堰市职业中学,工艺美术老师杨友德潜心研究古法制陶工艺,在不断的探索中,他制作的陶器愈发古朴、温润。通过在青城山精品民宿展开交流和展示技艺,他又将陶艺文化传播开来。如今,他的学生也逐渐对陶艺感兴趣,在学习和传承中,杨友德匠心独运,化土为陶,让泥韵留香。

匠心独运 泥本无形化有形

“白玉金边素瓷胎, 雕龙描凤巧安排;玲珑剔透万般好, 静中见动青山来。”这是清代诗人对陶瓷的妙曼描绘。在都江堰,随着玉堂窑遗址瓷器、陶器的出土而被更多人所关注,虽然玉堂窑早已随着岁月轮回渐渐沉寂,但我市制陶人无不在潜心钻研其烧制技艺。杨友德便是其中一位,他化土为陶,让泥韵在指尖弥散开来。

采访当天,正值职业中学社团活动开幕。活动现场,学子们纷纷展示出自己的拿手作品,偌大的校园内甚是热闹。而在工艺美术教室里,外面的喧嚣被隔绝,幽静的室内,只有拉坯机发出微弱的嗡嗡声。杨友德坐在拉坯机前,双眼凝视着手中的灰泥,双手如母亲呵护婴儿般温柔。在一圈一圈的旋转中,一坨灰泥逐渐升高、降低,不断变换形态,最终变为一只斗笠杯,在他的手中重获新生。

杨友德的老家在四川内江,出生于农村的他对土地、手工艺有着深切的感情。大学毕业之后,他选择来都江堰工作、定居。在一次美术展览中,他无意中看到一些玉堂窑碎瓷片,其光滑的质地、温润的色泽,让他喜不自禁,一见钟情。在久久的凝视中,对玉堂窑、对陶艺的热爱让他萌生了创作的热情。

从2004年开始,杨友德便带着学生们到唐昌桂花农窑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筛泥、淘洗、拉坯等制陶工艺逐步掌握之后,他开始从网上购来泥土、自制工具,正式开始了制陶生涯。“可是,无论怎样,在成品和釉色上都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这些年来,杨友德多次到各地制陶发源地考察、交流、研究学习,对泥土性能的区分、工艺流程精细化等都有了更多的心得。

初心不改 不断探索陶焕彩

通过反复的实验、走访和钻研,有一次杨友德无意间在朋友家的屋后发现了他想要的土质——一种青灰色的粘土。如获至宝的他,当即用车拉回几百斤,将粗泥打散,加入清水,经过上千次的敲打,形成熟泥,然后再一坨坨装袋,让其酝酿成熟。每次做陶器前,先将泥土取出来,再用力揉泥。为了展示技艺,杨友德取出一坨泥现场制作。“别看一个简单的揉泥动作,也是非常讲究的。揉泥就像揉面一样,要保证其内部熟透,否则在拉坯的过程中就会断裂。”揉好的陶土具有非常大的粘性,而这粘性的发酵程度,杨友德全凭多年的经验掌握于心。

用泥弓将调和好的陶泥切割,简单揉捏塑形后,即可上拉坯机。看到一块陶土在杨友德的手里变得异常柔韧,记者也想亲自试一试。“手掌用力贴着它,顺着旋转位置,手指找准中心点,塑形。”对于初次尝试的人来说,要将陶土塑造出完美的弧度,还真是不容易。拉坯塑形过程中稍有迟疑,就可能需要毁掉重来,而在杨友德手上,每一个动作都是一气呵成,看起来如行云流水般。看到一件件艺术品随之诞生,宛如泥土中开出花来,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无可比拟。

陶坯属于半成品,还需阴干,经历多次修坯、敲打方可成型,靠的就是制陶人的审美能力和对线条的把握。之后,它还将经历烈火的淬炼,最终才成为一件陶艺作品。杨友德介绍,随着他制陶工艺的日臻成熟,经常会接到一些高端精品民宿邀请,或定制陶器、或现场展演,在不断地交流和展示中将陶瓷文化传播开来。

杨友德端出一套自制陶艺茶具,朴实的外表、细腻的质地、青灰的色泽,让每一个茶具都发散独特气质。“这就是手工的魅力,个个都不相同。”杨友德作为一名工艺美术老师,他深知传道授业的重要性,所以,虽然制陶并没有列入教学内容,但只要学生感兴趣,他都倾囊相授。谈到未来规划时,杨友德告诉记者,“在工作之余,会继续坚守制陶,‘工匠精神’的提出是鼓励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也是对我们手艺人的鞭策,我会在遵循古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作出更多陶器精品,并将之传授给学生,将陶艺发扬光大。”

(本报记者 缪英)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青—都景区亮相建博会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