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19-12/02/006624.html

等待处理…

4进光光山 发现细枝箭竹 光叶木兰填补植物空白

大山里18年的坚守

——记“最美巡护员”朱大海

点击量:91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龙溪——虹口(简称龙—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都江堰市北部,是全国67个大熊猫保护区之一。沿着公路前往龙池,只看到大山莽莽苍苍、绿海如诗如画。在这美景中,你很可能会邂逅一群匆匆行走的巡护人。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穿行在原始而古老的山涧峡谷里,排查、搜寻、统计、巡护着那些生长、生存于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各种动植物。他们常年以山为伴、与林为友,看星辉滑落、倦鸟归林。

诗情画意的背后是脚步一步步地丈量。龙池和大水沟保护站日常巡护样线12条,每年开展常规巡护800余人次,野生动植物监测100余人次。朱大海作为龙—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龙池保护站站长,更是用他的脚步和情怀将大山勾勒,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的和谐恋歌。

山涧中走出一条路

“我们不是在山上,就是在去往上山的路上。”这是龙池保护站野保人的生活常态。

电话约朱大海做采访,他第一句就问:“要不了多久吧?”因为他还要赶着进山。一周5天,除了星期一上午在单位开例会之外,其余4天半的时间他和同事都在山里。

2001年12月,朱大海来到龙—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所学专业就是植物研究,所以都江堰优质的生态、动植物的多样性让他很快爱上了这片土地。后来他在虹口找了一位姑娘结婚生子,更是将自己融入了大山。所以,来自江西九江的他如今说一口流利的四川话。

大山给予朱大海的深刻记忆莫过于4进光光山。

光光山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海拔4582米,因其山顶怪石嶙峋,几乎终年积雪、寸草不生而得名,但这里却有独特的高山生态系统和特有的野生动植物类群,所以尽管条件艰险但是极具科考价值。

朱大海先后4次带队到光光山开展科学考察,是保护区唯一一个去过2次以上的工作人员。他清晰记得2012年第4次去光光山的情形,“当时接到的任务是进山为科考队员考察一条线路,我一个人带9位向导,不仅要保护自己,还要对这9位同志的生命财产负责。”当时是5月初,最初几天朱大海他们只在埋头赶路,沿途设立露营、科考标记。第6天登顶光光山后,不料气候突变下起大雪,大家只能用爬山的登山木棍作支撑,顶住头上的塑料布,挤成一团抱团取暖。气温零下,没手机信号、没有熟食、下不了山,所有人都在绝望地向老天祈祷。第二天下午,天色终于放晴,一位向导晃动手机突然找到信号,那一刻,大家都赶紧打电话向家人报平安,只“喂”一声,几位七尺男儿都流下了滚烫的热泪。而朱大海仰着头让泪水倒流回去,他有着短暂的小确幸:“终于又过了一道难关。”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之前趟过的峡谷沟壑、穿过的原野丛林、攀爬过的陡峭绝壁,对于朱大海来说都已成为过往。

做大熊猫“守护神”

今年10月,朱大海获得四川“最美巡护员”荣誉称号。这些年,靠着朱大海和同事们的巡护,目前保护区有野生大熊猫10只,以及川金丝猴、扭角羚、林麝、亚洲黑熊、藏酋猴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而这些数据都是朱大海与同事一步一步走进保护区,一点一点拼成了一张越来越完整的拼图。“巡护工作不光是走走看看,更需要调查记录。”对于外界想象的每天工作在天然氧吧,工作就像旅游一样,看日出看繁星点点的夜空。其实不然,朱大海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安全就好”。跋涉的辛苦、巡山的孤寂,曾经没水、没电、没手机信号(去年年底才安装WIFE)的孤苦在大山中都被一一消化。

2018年底,人工圈养大熊猫“琴心”和“小核桃”在龙溪—虹口放归,朱大海是监测队员之一。作为首次在成都范围内放归的2只大熊猫的“守护神”,他和同事们长期承担着跟踪监测的任务。

除了无线电监测、GPS颈圈数据下载及分析,还有大熊猫新鲜粪便样品采集、生存环境和采食场调查、红外相机监测等多种手段。

大熊猫有很强的领地意识,会通过在树干倒立撒尿、将肛周腺分泌物涂抹在树干上等方式“标记”自己的地盘。强壮的大熊猫会拥有资源丰富、上风上水的“领地”,其它大熊猫在嗅到“标记”后会主动回避,否则,很有可能引发一场争夺领地的“战争”。

如今,经过近一年的野放,“琴心”“小核桃”已经适应了野生动物“社会”的“规矩”,将它们的各种社会技能施展开来,这是朱大海和同事们最喜闻乐见的。

发现新物种填补空白

野外巡护员是一群游走在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人,他们常常“失踪”,十天半个月杳无音讯。但这“失踪”又很规律,几乎掐指可算——当他们消失于社交网络,就意味着又一次进山任务开始。

进山这些年,朱大海总是有很多发现,普通人眼中可能寻常的花草,在他眼里都自有来历,生动活泼。

每一次的“失踪”,都意味着一些收获。对朱大海来说,他在龙溪—虹口密林中一次次穿过,收获的除了大熊猫的足迹,还有更多植物新物种发现。2014年,他发现了细枝箭竹,这一发现,为龙—虹保护区大熊猫的食谱上又增添了一道佳肴,对该区域大熊猫及栖息地的保护和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今年4月,朱大海又在保护区内发现都江堰新分布植物——光叶木兰。光叶木兰是我国横断山脉特有的一种原始古老孑遗植物,属国家极小种群物种,分布区域小,数量少。

龙—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重要的栖息地,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确定的11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是全国生物多样性“五大基地”之一。这次能在龙—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新分布植物物种光叶木兰,对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常年和大山作伴,与清风明月为伍,朱大海落下了一身职业病,他虽心中有苦,但眼中有光,那是对自然的热爱,对大山的眷恋。这些年他发表了30多篇科研论文和科普文章,因专业水平突出被授予“都江堰市第七批拔尖人才”,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等。顶着光环的朱大海,依然行走在路上,坚守在路上……(本报记者 缪英/文 朱大海 供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我市2019年高校大学生法治辩论赛完美收官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