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19-12/04/006653.html

等待处理…

把握旅游供给趋势
擦亮国际旅游IP招牌

——从桂林入境游看我市
旅游国际化的取向与路径

点击量:439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期,市委办课题组赴广西桂林,实地察看遇龙河旅游度假区、龙脊梯田、灵渠、芦笛三村等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与美誉度的入境游目的地,通过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等形式,收获颇多,现就所看所学之于对都江堰市旅游国际化的取向与路径形成些许思考。

一、桂林之法

(一)以核心旅游产品吸引入境游客。

一是坚持合理开发,遵循自然肌理。遇龙河旅游假区的打造,最大限度遵循了独特的自然肌理,展现了漓江山水、喀斯特地貌的自然之美;龙脊梯田保留了整齐有序、连片沿山的原始梯田,体现了精耕细作、融于自然的田园美学;两江四湖则最大限度展示了象山、伏波山、叠彩山、尧山、宝积山、老人山等十多座传统名山的自然险峻。二是着力留住乡愁,守护原乡气息。原乡气息是吸引境外游客的核心竞争力,龙胜县黄洛瑶寨依托民族传统和原乡特色精心打造长发表演、红棍舞、伞舞等节目,展现“天下第一长发村”的民俗风情,为整个龙脊梯田景区增添了人文气息,极大激发境外游客的兴趣;阳朔“十里画廊”采用山水生态、原真文化元素打造景观小品、服务设施和生长于大地、消隐于山水的乡村建筑,突出桂北民居、山水古村风格,引得境外游客争相入驻。三是突出文旅融合,活化历史文化。灵渠以“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依托,推出大秦历史文化和中华大一统文化;秀峰区逍遥楼主打人文地理牌,着力宣传因庄子著作《逍遥游》而得名,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齐名等元素;东西巷是桂林明清时代遗留下的唯一的一片历史街巷,以历史风貌吸引游客进入;状元廊罗列了历史上出自桂林的8名状元塑像和生平介绍,展现了勤学上进、清白做人、清廉为官的状元文化;《桂林千古情》精心推出《远古的呼唤》《大地飞歌》《米粉传情》《靖江王府》《刘三姐》等作品,浓墨重彩演绎了桂林文化、广西符号,深受入境游客好评。

(二)以专业旅游服务优化入境体验。

一是突出核心资源导向,精美设置线路。侧重于推动东南亚旅游市场游客直达,积极开通10条国际旅游直航航线,如:新加坡、济州、釜山、青州等,积极推动与越南胡志明市、印尼雅加达等城市直达航线,提升可进入性。面向入境游客特别是东南亚游客,构建“4+4+8”旅游集散中心(点)体系,精准引导入境游客向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桂北(西站)、兴安灵渠、阳朔4个一级旅游集散中心集结。以一、二、三级旅游集散中心为线路枢纽,分别规划设计40条、20条、10条精品旅游线路,串联起十里画廊、漓江、龙脊梯田、兴坪古镇、象鼻山、灵渠等核心点位,精准引导入境游客分流。二是突出市场需求导向,精心植入业态。在入境游客较多的景点,精心植入多元化、差异化、备受不同层次入境游客青睐的“满天星”业态。如在东西巷、阳朔西街植入书吧、茶馆、音乐馆、小酒馆、咖啡馆等文化休闲业态,在遇龙河景区植入悦榕庄高端酒店群、水疗、SPA等国际一流水准的精品旅居养身业态,在十里画廊、芦笛三村植入本地农村古建筑特色、因陋就简的精品特色民宿业态,在城区植入“两江四湖”夜游项目、休闲公园、音乐码头和艺吧、茶吧等夜间休闲消费业态。三是突出游客体验导向,精细提供服务。坚持在细微之处以国际化理念和专业标准服务入境游客,在各个景区设置外币兑换咨询处,对进行人民币兑换的入境游客开通绿色通道;导游、公交司机、旅游大巴司机等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礼仪规范和技能素质,能实现英语无障碍交流;酒店、餐厅提供的用餐服务也大多根据入境游客进行了改善。真正实现让境外游客乐在其中、宾至如归,极大提升满意度。

(三)以精准旅游政策激励入境产业。

一是积极试点离境退税。该市依托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从2018年起积极布局和试点,推动9家商店成为首批试点退税商店,桂林银行、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分别成为办理离境退税代理机构和退税代理网点,极大拉动境外旅客消费,推动桂林特色商品出口,成功塑造国际开放形象。二是大力鼓励入境带团。兴安县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等政策,制定《兴安县加快旅游业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对旅行社、旅游公司组织境外旅行团队入境旅游予以表扬奖励,其中单次80人以上的奖励1万元人民币,入境游客同时享受门票、住宿费等费用打折优惠,导游本人也有机会在县内被评选为优秀并得到现金奖励,极大地激发县域内外旅行社、导游等吸引和组织入境游客的积极性。三是全力争取过境免签。该市积极申请过境免签政策,并在2018年实现部分国家游客72小时过境免签,吸引奥地利等51个国家(地区)旅客在省去办签证的环节后可在桂林畅游3天,有效延长入境游客在桂林停留的时间,大大提高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知名度,过境免签政策成为其吸引国际客源、建成国际性旅游集散地的一张“王牌”。

二、对标启示

(一)丰富旅游供给,做响核心品牌。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打造自然生态旅游产品。立足“三遗”之城的珍贵自然生态本底,坚定不移以习总书记“两山”理论和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丰富特色生态供给。着眼传统市场,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着重保护好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传统景点的自然景观,为进一步壮大入境游市场留足生态空间。着眼新兴市场,精心推出高山、原始森林、蓝天、空气、负氧离子等自然产品,以多元生态和大美山川为卖点,不断吸引猎奇、探幽、寻真、追美的入境游客。着眼小众市场,加快推进精华灌区水系修复、川西林盘修复保护,在存真展现原乡肌理中推出一批自然生态旅游产品。二是坚持文旅融合,打造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突出历史文化,深化人文旅游供给,将道文化、水文化、李冰文化和熊猫文化等特色元素进行国际化包装,以现代化旅游演艺、旅游文创纪念品、旅游宣传片、旅游解说词等为载体与方式,面向入境游客进行强力推荐。深挖农耕文化和灌区文化,以川西林盘、精华灌区修复保护为抓手,精心设计展示中心,全方位展示和讲述以都江堰为代表的中华农耕文明、天府之国底蕴、灌区原理、水系演变等。创新传统文化的国际表达、现代表达,开发智慧入境游产品,充分运用AI技术、5G机器人、虚拟现实、3D实景、二维码等新技术实现场景模拟、语音翻译,让入境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历史文化。三是坚持产业聚人,打造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持续壮大旅游相关产业,以产业优势壮大入境游市场。着眼休闲、医疗、康养等涉旅产业,规划引进一批休闲、康养、健康主题项目,形成“休闲度假+康养颐养+健康医疗+生态街区”体系,打造特色度假区、养生养心基地、健康医疗中心和国际社区。着眼旅游、度假、商务旅行等产业,多元化提升特色旅游住宿,推动各类度假酒店集群向国际化服务升级,如民宿可主打“小情小调”,通过特色和创意来吸引境外游客,延长其入驻时间,增强体验感。着眼探险、野奢、运动、赛事等产业,以成都市建设国际赛事名城和举办“三大赛事”为契机,以国际标准打造冰雪、骑行、马拉松、漂流、游泳和皮划艇等运动产品,形成丰富多元的旅游产品供给。

(二)提升服务品质,做优游客体验。

一是形成便捷化消费服务。旅游的本质是消费。提升入境游服务,应重点瞄准游客消费需求,调动其消费积极性与便捷性,助力其消费。针对美食需求,开发精致旅游餐饮,制作本地特色美食地图,打造国际化美食街区、酒吧一条街、夜啤酒长廊。针对购物需求,增设市内免税店,丰富免税品品类,扩大离境退税试点店范围,打造一站式综合入境购物综合体。针对货币兑换需求,联合银行机构提高国际信用卡支付便利度,增加社会化外币兑换点,开发入境游客消费“一卡通”和移动支付APP。二是提供多元化出行服务。出行方式与时间是入境游客关心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加快建设现代综合旅游交通体系,尽快形成 “快旅慢游”交通网络,提升可进入性和通达性;结合中高端国际散客自驾游、自助游服务需求,建设一批重要涉旅场所交通接驳站点和自驾游汽车营地、快速维保中心;针对不同的旅行方式,建设一批旅游风景道、城市绿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等境外游客乐见与青睐的交通服务设施。另一方面,将自身旅游资源供给和入境游客的需求充分契合,量身定制一批精品主题旅游路线,侧重区分亲子、运动、研学、观光、演艺等主题和功能,便于游客参照和选择。三是致力无障化沟通服务。高品质的游客体验,重要的一点在于解决入境游客的语言不通、沟通不畅等后顾之忧。着力提升多语种翻译服务,重点引进一批专业的旅游和语言综合型人才充实到各个涉外涉旅关键岗位,提升旅游司机、导游、售票窗口接待窗口和酒店前台等人员的基本外语能力,保障入境游客的基本交流。在标识标牌、旅游咨询信息系统、旅游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旅游热线等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多语种服务,拓展入境游客的信息查询和反馈渠道。做好入境通信服务,开发短期通话和流量手机卡,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本地化、信息化服务。

(三)创新营销方式,做大市场份额。

一是坚持国内国际全面布局。传统国内营销、候鸟式营销受众面较小,与目标群体脱节情况较为突出,应将入境游的营销链条延伸至国外,推动国内营销和国际营销通盘考虑、一体布局。在国内主要入境游目的地如北京故宫长城、湖南张家界等区域适当布局都江堰营销站,寻求旅游推广合作,推出联合线路和往返服务,借助入境“网红地”提升都江堰热度和“曝光率”。将国际营销阵地针对性地布局至目标客源地,重点延伸至世界遗产城市联盟、24个国际友好城市、7个“海外都江堰推广站”等囊括的国家和地区,与当地旅行社、旅游协会、营销企业开展友好合作,推介都江堰旅游展示视频、图片和软文,开展“驻地营销”“前沿营销”,在游客“家门口”提升知晓率和关注度。二是坚持线上线下同步策划。信息时代、5G时代,入境游客兴趣激发→信息搜集→行程预订→实地旅游→旅行分享等流程大多依靠互联网,这决定着入境游的线上营销不只是传统线下营销的补充,而是同等重要。抓好线上策划,充分运用大数据,系统分析、准确预测入境游客源地分布、旅游方式喜好、消费习惯和搜索信息渠道,有针对性地利用Facebook、Google+、Twitter、instagram等搜索引擎、社交和短视频APP进行前期推送、精准推广。抓实线下营销,借助成都市打造“三城三都”的战略部署、举办“三大赛事”契机和都江堰域内举办世界体育舞蹈大赛、双遗马拉松、清明放水节、水生态文明高峰论坛赛事节庆和论坛,开展“赛事营销”“节庆营销”和“论坛营销”,线上线下联动,持续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坚持政府企业协作一体。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商业化逻辑”理念,在入境游宣传营销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做好入境旅游发展规划、基础设施配套、产业链布局和产业生态营造,积极向上争取落地签、过境免签、离境退税等相关政策,制定市域入境游发展激励政策和企业参与宣传推广和公共营销的扶持奖励机制,为入境游的营销和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企业作为实施主体,通过探索以国有平台公司为入境游的策划营销主体,深化与携程、途牛等专业旅游互联网企业和中青旅、中国国旅、GREY&Company、Journeys international等中外知名旅行企业的战略合作,以专业机构和市场化手段开展营销,不断增强旅游营销的专业化、精准度和市场响应率。 (中共都江堰市委办课题组 谭凌云 汪彦 魏锐)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