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19-12/13/006719.html

等待处理…

二叔和他的房子

作者 徐闯
点击量:804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人生七十古来稀”。二叔今年七十三岁了,育有一双儿女,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更是一位快乐的“小老头”。二叔常说,修房子是百姓人家的头等大事,他这一生没啥炫耀的,大把的精力和积蓄都花在修房子上面了。

1968年,刚刚二十出头的二叔响应祖国号召去当了兵,当兵三年复员回来成为一名水泥厂工人。“男大当婚”,这时候,二叔要成家了。按照当时的习俗,二叔新成家就要“分家”,从此“独立门户”了。我们这个大家族祖祖辈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二叔他们又是兄弟五个,所谓的“分家”,无异于把他从大家庭里“赶出去”,可见二叔当时的光景有多“寒碜”。于是,在二婶娘家人的帮助下,修了一间厨房、一间卧室、一间猪圈房,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修房子,房子虽不怎么样,可总算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日子虽然清苦了一些,但是伴随堂姐、堂兄的到来,倒为这个“小家”增添了不少乐趣。

1988年,也就是改革开放十周年之际,堂姐、堂兄日渐长大。原来的房屋虽然经过修缮、扩建,但总不能满足二叔一大家子的需求,特别是一遇上雨季,锅碗瓢盆都要用上,二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省吃俭用的二叔决定修几间漂亮的小青瓦房。由于交通不便,加上劳动力缺失,刚满十三岁的堂兄也当壮劳力使用,挑砖背瓦等重活样样都上。忙活大半年下来,五间小青瓦房终于落成,二叔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勤快能干的二叔还打了水泥坝子、砌了围墙。这是二叔第二次修房子,漂亮的房子的确引来村里人不少羡慕的眼光。

后来,堂姐考上学校,在城里参加工作,也在城里安了家,这些二叔倒没怎么操心,真正让二叔放心不下的还是堂兄。堂兄、堂嫂多年前就在城里打拼,长期租住别人的房屋,东奔西走、颠沛流离,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窝”。二叔少不了在堂兄耳边唠叨:“你的孩子也渐渐大了,将来还要在城里念书,多辛苦点,在城里买一套房子。”“城里买房,要买大点的,住着舒服点。”“有什么困难,跟你妈商量。”等到堂兄搬进城里的新家时,堂兄给我们说:“多亏老爷子帮衬一把,城里安家不容易啊。”这时,我们才知道,二叔在购房、装修方面肯定出了不少“血”。这次虽然没有修房子,但在二叔眼里看来,这与修房又有多大的区别呢?这次经历,权当二叔第三次修房吧。

这几年,农村面貌的变化着实不小,不少人都搬进小区了,没有到小区集中居住的,不少人家修了小洋楼。二叔家靠近村道,那几年村道也修了水泥路,方便了不少,所以二叔就坚守在老院子里。看到别人家的小洋楼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二叔又有想法了。这不,他又开始对堂兄念叨了:“这几年政策好,你的收入还算比较稳定,我的退休金也涨到三千多了,那几年心思都花在你城里的房子上,你看我们家的老房子是不是该修缮修缮了?”这也是堂兄的心愿,爷儿俩一拍即合:修小别墅。“我呢年纪大了,就修这盘房子了。”二叔二话不说,从银行取出全部积蓄,交给堂兄,“不够的,你再添点,修一栋洋盘的楼房。”2017年底,二叔家的小洋楼如期竣工,这让年过七旬的二叔高兴不已。

如今,年迈的二叔和二婶住着小洋楼,平常把它打点得干干净净的,空闲时还在自留地里种点蔬菜,依旧过着勤俭节约的日子。堂姐、堂兄他们周末回到老家,可以吃到二叔亲手种的蔬菜,回城时还捎带一点。

这就是二叔的一生和他四次“修房子”的故事。

上一条:古城诗韵
下一条:期待啊,我的寒假生活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