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19-12/20/006769.html

等待处理…

打造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样板间”

——都江堰市委党校
创新培训模式登上《半月谈》侧记

点击量:611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编者按:《半月谈》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根据新时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委托新华社主办、面向基层读者的党刊,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自考办指定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时政参考读物,被誉为“中华第一刊”。《半月谈》2019年第23期以《“滴灌”式培训,为基层党员补短板》为题,对中共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创新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模式作了专题报道。

2013年,依托于都江堰市委党校的成都村政学院正式成立。2015年,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被中组部确定为首批10家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之一。

怎样提升作为中组部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的引领带动作用?如何帮助学员把理论知识转换为工作技能?用什么方法来弥补教师的学术短板?为让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更上新台阶,都江堰党校人聚焦农村、专注基层,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创新探索出一条融“教科咨”于一体的新路子,逐步把一所县级党校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实用管用的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

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在2018年举办中央组织部、农业农村部“农村党员骨干脱贫攻坚培训班”中开展口述访谈的基础上,启动了“我们在一公里”党员志愿者五年跟踪问效活动。2019年10月8日至12日,都江堰市委党校组织本土专家、跟踪结对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涉农领域的企业代表组成跟踪回访组前往贵州台江县,以“走亲戚”的方式深入学员所在的偏远村落,分别对5名学员培训回乡后的情况进行了回访,并入村进行了农旅产业发展指导和相关项目对接,实地为台江县贫困村基层治理、脱贫致富和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我们在一公里”党员志愿者跟踪回访活动是党校为基层党员干部推出的精品培训课程的延伸,它打破了“课堂制”和”大水漫灌”式的传统教学培训模式,而采用定制化、“滴灌”式的倾情服务,不仅让学员倍感温暖,实现了党校与学员的情感链接,服务党员志愿者和学员也“彼此为师”,实现了大脑共享,确实破解了学员的发展难题,同时也破解了党员教育中内容方法“供给侧”与学员“需求侧”不匹配的问题,倾力打造出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全新“样板间”。

(注:本文据《半月谈》2019年第23期《“滴灌”式培训 为基层党员补短板》原文改编)

共享大脑的同时链接情感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其中问题既有个性,也有共性。一些村子遇到复杂问题举步不前时,却并不知道同一问题早有解法。

学员邰勇所在的贵州省台江县老屯乡翁你村是贵州典型的深度贫困村,该村虽建立了17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但因技术缺乏、销路不畅,效益很不好。在邰勇看来,这是“天大的难题”。

可党员志愿者、向峨乡棋盘村党支部书记李天平却早有解题思路:“我们村就是依靠猕猴桃产业脱贫致富的。我当年摸石头过河,这些问题我全经历过。”

这两位干部,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

原来,2018年6月,中组部在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举办“农村党员骨干脱贫攻坚培训班”,对来自全国各地的129名乡村一线干部进行了为期5天的培训。但培训结束后,党校教师与学员的交流并没有中断。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启动“我们在一公里”党员志愿者五年跟踪计划,组成调研团,长期跟踪回访学员。邰勇的难题,就是今年10月“我们在一公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赴贵州台江时发现的。在回访交流中,李天平当场向邰勇承诺提供技术支持:“手机号码20年不变,24小时为你开机。”一次回访交流,解决了邰勇的大难题。

脱贫攻坚、乡村治理,各自为战不可取。共享经验、交流感情、疏导心理、分享喜悦……教师与学员在千里之间既共享大脑,也实现了情感链接。

学员之间的情感链接还从课堂延伸到了学员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党员志愿者、幸福街道彩虹社区党委书记欧显龙积极促成彩虹社区与阿坝州小金县长坪村结对子,不仅达成党建共建,还在辖区医院为长坪村村民开通绿色就诊通道,在彩虹综合市场免费为该村特色农副产品提供专柜经营点。目前,彩虹社区正在协调铺面和制定进场农产品规范标准,拟升级设立“我们在一公里”全国学员特色农产品专销部,该举措得到了市委社治委等部门的首肯和支持。

在追踪回访中“彼此为师”

“从5天培训,到5年追访,教师们在回访交流中了解基层干部真正缺什么,想听什么,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中备课,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达到了教学升级的目的。这是一个彼此为师的过程。”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董红桥说:“走一趟就想要落地起花是不可能的,跟踪需要长期推进、动态调整,在深入调研中推出适合学员的精品课。”

“在最贫困的地区,做最艰苦的工作。基层干部们最害怕的是被遗忘。在回访中,我们倾听了他们的心声,也收获了新知。”党校教师邢永亮说。

党员志愿者们对学员用真情交流、以真心服务。据了解,党员志愿者、永丰街道永寿社区党总支书记蒋朝辉自费去看望贵州学员杨先勇,长期点对点联系黑龙江学员李雷等人进行创业指导;向峨乡棋盘村党支部书记李天平热心帮助学员刘代应解除思想困惑,使其树立了改变自我的决心和在更大舞台发挥作用的底气,认真准备公招考试成为乡镇事业人员。

“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党员干部培训,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学员刘代应说,5天培训用5年跟踪,教师与学员互为老师,这样培训有温暖,出实效。

通过对中组部有关班次学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党校近年形成录音约1.6万分钟,整理文字约316万字、文章200余篇,出版《三农问题:基层观察与思考——乡村治理口述纪实》《脱贫攻坚一线口述纪实》2017专辑、2018专辑3本文集,并依托口述实录案例库与中央党校党建部合作编写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实务》教材。同时,在多元组建调研中受益良多,不仅促成了多篇省、市课题顺利结项,副校长袁华兵牵头撰写的《脱贫攻坚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报告,入选中央党校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打造党员培训的“样板间”

传统教学受制于一阵子、课堂制,存在“走了就断了”的问题。而跟踪回访则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服务的延伸,是基层党建工作、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之举。

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我们在一公里”项目是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探索教学模式创新的缩影。2019年,中央先后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针对党校发展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做出了规范要求。前不久,中央办公厅又印发《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强调要灵活运用讲授式、研讨式、互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探索“课堂+基地”实训模式,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

在10月的学员回访中,邓蓉教授在“台江县2019年党务干部培训班”开讲第一课,实现党校从本地开门接班到省外上门送教的办学转变。同时,党校积极创新,将固定课堂改为流动课堂,在 2019 年村政论坛等活动中,将教室搬到乡间田野,在林盘里和池塘边开课,把传统讲授改为互动探讨,从教师单线灌输变为学员多点联动,学员们在积极互动中充分享受学习乐趣。

这说明,今后的党员教育要改变单一的“大水漫灌”方式,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多做“滴灌”,精耕细作。

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开启“我们在一公里”行动,实现大脑共享、情感链接;作为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一直致力于破解党员教育中内容方法“供给侧”与学员“需求侧”不匹配的问题,倾力打造着基层党员培训“样板间”。 (通讯员 林天若 本报记者 洪伟 文/李晴 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