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0-03/03/007175.html

等待处理…

疫情面前,我们也是逆行者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新闻人
战“疫”群像(上)

点击量:1679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时,新闻记者的使命,决定了我们不是在新闻现场,就是在去往新闻现场的路上。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广大医护工作者是离患者最近的人,而我们,则是离疫情一线最近的人。疫情面前,媒体人也是逆行者!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情阻击战中,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的“战士”们用坚守彰显初心使命,用奉献诠释责任担当。我们早出晚归,奔走在我市疫情防控的各个角落;我们不辞辛劳,第一时间将疫情防控的新闻报道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疫情防控动态消息、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奋战疫情防控一线、企业防控复工两手抓、爱心企业和人士捐款捐物、网络直播都江堰守护成都西大门、防疫知识音频宣传、专题电视栏目《健康伴我你行》……一张张坚定的脸庞、一件件感人的事迹、一个个暖心的瞬间……都在传递着我市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坚定信心!然而,我们采写了无数新闻,却忘记了我们自己也是新闻……

王义(记者、中共党员):

肩挑使命勇逆行 战“疫”面前显本色

面对突发重大疫情,新闻人,春节期间,记者王义第一时间就返岗请缨,深入抗击疫情一线,带回大量鲜活的一线抗疫“战况”。及时编发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和动态新闻;准确及时传达市委、市政府防控疫情的决策部署,坚定全市干部群众抗疫信心;凌晨3点在机场记录物资捐赠现场,为大家带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暖心新闻;连续多天深入采访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干部等一线人员的防疫工作。大量的新闻节目在各级媒体平台刊播,真实及时全面报道我市抗疫情况,让老百姓第一时间了解疫情防控动态。

战“疫”报道20多天来,王义每天都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早上7:30到达办公室,特殊时期三餐不定,温水下馒头,开水冲泡面,垫口东西又迅速投入“战斗”,是个不折不扣的“硬核”记者。“累吗?”“不觉得。”“苦吗?”“还行!”同事们都向这个当过兵的记者竖起了大拇指。“我是一个兵,退役不褪色。疫情不退我不退!哪里有新闻我就冲到哪里!”王义的眼里透着军人的果敢与刚毅。

宋正刚(编辑、记者):

践行一名新时代媒体人的初心和使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年初二,接到召回通知后,宋正刚立即投入采访一线。1月26日采访了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将会议精神及时传递给广大群众;1月27日,他主动采写了《军人本色,探亲回家的战士在都江堰立即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行列,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1月28日,宋正刚到玉堂街道采访基层一线的疫情防控工作。采访后得知,当天与之有密切接触的一名同志有发热症状。回到家中,他默默地将口罩、衣服、裤子放到阳台上晾晒,并将自己一个人关到房间里。为了不造成恐慌,也不愿将这件事告诉家人。第二天,在得知该同志确诊为肠胃炎引起的发热后,宋正刚又立即投入到工作中。

连日来,宋正刚连续写出了《疫情防控中,看90后的责任与担当》《玉堂街道四大举措推动疫情防控做细做深做实》《幸福街道“四线工作法”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我的岗位在都江堰,你们在黄冈好好的》等现场报道和深度报道,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动态,多篇报道被人民网、封面新闻、锦观等媒体采用。宋正刚说:“我经历过‘5·12’大地震,知道越是在关键时刻,新闻工作者越应该战斗在第一线!”

缪英(记者):

我与武汉籍游客面对面

从大年初二开始,缪英和同事们就一直工作在一线。她说:“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张张热情的面孔、一句句暖心窝的话语,让我见证了都江堰这座城市在抗击疫情面前的信心和决心。众志成城,这个时候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这座城市69万人心手相连、用实际行动共同筑起的一道坚强堡垒。”

2月1日上午的采访让缪英印象深刻。游客刘洋是武汉人,做二手车生意,自驾到都江堰市,因为疫情他在我市某宾馆滞留并隔离。“出门为什么没有看看新闻呢?”“我们1月19号出门,当时知道有疫情,但没想到会那么严重。”刘洋心里有些歉意,但更多的是感谢和感激,“感谢都江堰这座城市给予我们的温暖,特别是这位志愿者,就跟自家兄弟一样,服务非常周到。”志愿者名叫李科,是青城山镇一农家乐的老板。此次做志愿者,他是瞒着妻儿来的。“万一感染了怎么办呢?”“我自己把防护工作做好,万一感染了,我相信医学的力量,这不是啥子治不好的病。”李科的话语带着乡土般的朴实,心胸却有天空般的广阔。这些采访片段深深感染着缪英。

当天,缪英以《隔离不隔爱,都江堰是一座有爱的城市》为题写了一篇通讯,开篇是这样写的:“隔离病毒,但不能隔离爱;科学有序防护,而非以‘湖北’作为一刀切的标准,这是一个现代文明社会对待同胞应有的态度。”

郑曦琳(主持人、记者、中共党员):

到战“疫”现场触摸新闻温度

当71岁的武汉籍游客段光祥因为思念家乡而流下眼泪、当游客刘永益与母亲远眺都江堰的美景、当志愿者李科独自一人在房间吃盒饭时,郑曦琳庆幸自己是一名媒体人,能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他们的故事。

接到采访武汉籍游客的任务时,郑曦琳没有犹豫,她这样的果敢来源于家乡经历过的汶川大地震、来源于就职西藏电视台时在尼泊尔地震受灾群众安置点里20多天的驻点采访,更来源于“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大年初三至初七,她采写了广电网络免费开放点播节目、彩虹农贸市场活禽宰杀点关闭、水电气供应保障等新闻近10条,编导制作近10期防疫科普节目。

坐在主播台上,面前仅是黑白的文字,但当她拿着采访本、扛着摄像机外出采访,重新回到主播台后,一个个方块字活化成了眼前一幅幅画面,真实而富有情感。“我是主持人,也是记者,我始终在新闻的第一现场,和观众一起触摸新闻的温度。”郑曦琳坚定地说。

宣项文(主持人、记者):

众志成城日 我辈共担当

疫情就是命令!有着24年新闻从业经历的他从大年初二开始,就和同事张忠舸两人开始了每天编辑稿件、播音制作、审听上传的20多天不间断“魔鬼赛程”。信息大量汇集,随时可能更新。盯着电脑改稿子眼睛累了,揉一揉接着干!播稿子播得嗓子“冒烟”了,喝口水接着播!陆续开播6档节目,累计播出各类新闻、信息、通告、防控知识近200条。

大年初四,重感冒“重磅来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幸运的是不发烧。由于人手太紧,无法轮岗,做好自我防护之后,他继续坚守。十几年的强直性脊柱炎在此期间也来捣乱。吃了药、贴上膏药,他继续干!他说:“上班再累都能坚持,就是觉得亏欠老人和孩子。但想想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又觉得这不算什么。我就是众多坚守岗位的普通一员,虽然不是党员,但有着20多年的新闻从业经历,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当下,我这个‘老兵’理应给年轻的同事们做出表率。”(本报记者 文/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