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Go打败世界围棋高手柯洁、李世石,索菲亚成为全球第一位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谷歌Duplex代替人类自动接打电话……人工智能越来越火,而这背后,离不开编程,更离不开编程教育的添砖加瓦。去年以来,市教育局、市经科信局联合爱心教育机构——树仁教育在我市各中小学修建创客中心、开展创客教育,设置科技、编程、VR、5G+教育等特色课程,提升学生科技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革新力。
WRC初赛开赛在即
我市1000余名学生积极备战
9月23日至26日,树德中学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将进行2020WRC(世界机器人大赛)官方赛项RA极限冰壶赛项的初赛选拔,我市将有1000余名中小学生参赛,这也是我市首次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通过初赛选拔的参赛选手会前往上海进行该赛事的决赛,届时,将会有来自全球各地的参赛者进行同台比拼。据了解,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世界机器人大赛自2015年起已成功举办5届,共吸引了全球20余个国家12万余名选手参赛,被各大主流媒体广泛赞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是目前国内外影响广泛的机器人领域官方专业赛事。近日,紧张的赛前训练,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7月16日,记者来到友爱学校,见到该校30余名学生正在进行赛前训练。培训老师结合参赛队伍实际情况,帮助学生们梳理了竞赛主题和规则,指导大家在比赛实操过程中对程序修改、策略调整等问题进行反复练习,重点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以及现场实景应对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进入备战状态的孩子们团结、勇敢、固执、不屈不挠。记者看到,在老师的带领下,每个小组的搭建任务层层分解,将准备材料、搭建、检查搭建成果并记录搭建步骤这一系列工作分工明确,轮流交换任务,确保每个组员都能熟悉材料并能熟练掌握搭建。随后,零件在孩子们的手上快速地组装。参与训练的学生高耀玲告诉记者:“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我觉得通过参加这样的竞赛活动,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让自己看到与别人的差距,然后不断努力,变得更加优秀。”
据四川省树仁教育导师张鲜志介绍,为了让孩子们在比赛时能发挥到极致,近日来,友爱学校、七一青城山学校、树德中学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等20余所学校陆续开展赛前集训。据了解,集中训练共有12天,每天4小时。训练内容包括齿轮传动、连杆、舵机与电机、主控多功能按键操作、蓝牙遥控器操作,用编程和测试方式调试运行定点投掷机器人与自由投掷机器人等内容。通过反复训练、反复练习和实地对战训练,培养队友间的默契配合,熟悉赛场氛围,提高协作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为比赛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张鲜志说:“我们通过系列训练,提高孩子们的竞赛水平,增强了比赛时的应变能力,巩固队员间配合的默契度。下一步,还将会邀请清华附中教师对树德中学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暑假竞赛班课程进行指导并开展系列训练。”
人工智能进校园
我市52所中小学将开设科技课程
信息化、智能化是近年来兴起的词汇,不管是哪个领域,都在朝着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未来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是人工智能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使命。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目前,树仁教育已在七一青城山学校、树德中学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友爱学校、中兴学校、泡桐树小学等20余所中小学校开设了公益科技课,课程内容为机器人基础(机械动力基础)。在课程中通过学习科技制作,理解简单机械中的齿轮、滑轮、斜面、杠杆等结构的原理和作用,鼓励学生探索作品原理和设计结构,制作机器人和编程。公益科技课教学设计格外关注“互动”和“游戏风格”,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了解、掌握新科技、新技术的重要手段。友爱学校信息化主管沈静雯告诉记者:“学校开设了科技课程后,孩子们的参与度也很高。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还培养了团结合作的能力。”
科技教育给孩子带来哪些变化?在孩子的成长中究竟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据树仁教育负责人何梦欣说,科技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及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对周围环境和实物产生直接感知。“平时上课,学生基本以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为主,但在科技课上,学生们可以在玩耍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创新。”何梦欣告诉记者,科技教育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对事物的好奇是一种迫切认识事物的渴望,能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世界奥秘。很多学生会提早来上课,或围着老师提问,或自己动手做东西,大家对课程的兴趣很浓。”何梦欣说。科技课程运用多种途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生活经验的回忆、动手操作、实物观察、想像、描述、联想、模拟、分析和推理等,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据悉,树仁教育将在我市52所中小学开设公益科技课程,做到覆盖面100%,全面提升我市学生整体科技素养,创立属于都江堰的科技师资团队和学生梯队,进击“信息奥林匹克”,引进全国青少年科普基地,做到“人人体育,人人科技。体育人人,科技人人”,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唤醒创造力,助推我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本报记者 王蓓蒂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