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0-07/28/007991.html

等待处理…

以身作则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记都江堰市“文明之家”贾学平家庭

点击量:756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新春伊始,华夏儿女便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城市,在乡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打响,人民子弟兵、白衣天使冲锋陷阵在最前线,街道、社区基层工作人员以及众多志愿者众志成城,将新冠病毒围追堵截。

抗疫期间,在天马镇向荣社区的村道路口,每天从早到晚,不论天晴下雨,总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和一位20来岁的小伙子坚守在岗位上,有序地忙碌着,测体温、做登记,苦口婆心地向村民讲解聚集和外出的危害……这一老一少便是向荣社区肖家院子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向荣社区5组议事会成员、志愿者贾学平和他的孙子贾凯。

以身作则 传递正能量

说起贾学平,居民们都说他是小区里的环保卫士,庄稼地里的水源使者。地震后,贾学平所在社区居民住进了集中居住小区,由于是农村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和服务未跟上,加之习惯了单门独户生活的村民们在各方面都还不适应,“脏乱差”的现象普遍存在。

看到这个情况,贾学平默默拿起了扫把,一个人打扫起小区卫生,清理垃圾、冲洗垃圾桶、冲洗那3条散发着臭味的小水沟,自掏腰包买来除草剂清除杂草。在贾学平的精心维护下,小区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在他的带动下,小区住户们纷纷自觉加入爱护公共卫生的行列,小区环境从此干净整洁,焕然一新。

社区党委书记找到贾学平想帮他把除草剂的钱报销了,憨厚的贾学平却摆摆手说:“这点钱算不了什么,只要小区里干干净净,看见大家在这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环境里生活着,我心里就感到高兴。”

由于向荣社区灌溉用水只有一条支渠起水,枯水时期,当地耕地用水非常困难。贾学平自家的所有耕地不到3亩地,用水对他家影响不大。但贾学平从大家利益出发,每年都会主动前往支渠沿线疏浚、引流,将家中旧房拆下的木头用来堵水,解决全村农田的灌溉需求。年复一年,旧房拆下来的门板和椽子已经全部用完。辛勤的付出总会有所收获,如今向荣社区肥沃的田地上,就如它美丽的名字一样,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以德育人 树立良好家风

贾学平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他常常对女儿、女婿和孙子说:“要热爱党,做一个好公民,遵纪守法。”告诫孙子不要贪小便宜,不要乱拿别人的东西,需要用钱,只要是正常开支,家里都会满足的。在他的言传身教下,零零后的孙子贾凯在上小学五年级时就因拾金不昧而成为乡里、学校的名人。

贾学平夫妻二人相敬如宾,是当地群众羡慕的恩爱夫妻。2009年,妻子患了风湿和腰椎间盘突出,病情非常严重,无法站立,坐了五六年的轮椅。十多年来,贾学平对妻子无微不至地照顾,住院期间,坚持帮妻子擦洗身体、按摩身体,日复一日,重复着这样的流程,对妻子细心呵护,不离不弃。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妻子的病情渐渐好转,经过大半年的康复治疗,已能站立并慢慢走动。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贾学平的女儿、女婿也很孝顺,经常抽时间回家看望贾学平,知道父亲有高血压、高血脂,常常从工作地云南寄回三七粉和丹参片给他调理身体。

以身作则、以德育人,贾学平用自己的行动带领大家维护了美好的环境,孕育了良好的家风,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只是千千万万个平凡人中的一个,但千千万万个贾学平共同汇聚的力量,引领更多的人像他们看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本报记者 王凯)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萌娃变身小小交通安全宣传员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