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0-08/07/008068.html

等待处理…

写在凉山脱贫攻坚两周年之际

——市卫健局援凉山州
4个深度贫困县之工作小记(二)

点击量:62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编者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18年6月,四川发出向凉山深度贫困发起总攻的号令,共计5700多人被派往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都江堰市积极响应号召,选派6名援彝医疗干部深入凉山州的昭觉、金阳、普格和布拖4个深度贫困县,开展为期3年的脱贫攻坚和综合帮扶工作。他们奔走在凉山腹地,行走于深山峡谷;他们深入村落山寨,服务于彝族同胞;他们使命担当、青春奉献,在大凉山深处生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2020年是凉山州全面实现脱贫摘帽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值此“脱贫攻坚在凉山”两周年之际,本报本期继续推出我市援彝医疗干部专题报道,与他们和广大读者一起见证凉山的变化变迁。

索玛花开第三朵

【无畏高寒偏远,医者使命担当】

向联飞,都江堰市幸福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医生,硕士研究生,挂任凉山州普格县耶底乡卫计防艾专员。一个不善言辞的高学历医生,毅然决然地走进凉山腹地,无畏艰难险阻,无惧高寒偏远,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绚烂绽放在普格的高山。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今年的各项工作增加了更多的挑战,但是,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村村通公路,每户有安全住房,有安全饮水,有安全用电,都能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保障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站在普格县耶底乡赛果洛村的山坡上,海拔3200多米的耶底乡日都迪萨整个火把广场尽收眼底,俯瞰耶底乡,一个个高寒偏远的贫困小山村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帮扶让“贫穷”渐行渐远

“我帮扶的3户贫困户2018年已经脱贫,但是脱贫不脱帮扶,我每个月都会去贫困户家中,继续向他们宣传国家最新扶贫政策,赠送粮油等生活物资。”向联飞走村入户了解贫困户的收入支出情况,将了解到的问题反馈至村委会和乡党委政府,促进长效机制建立。

“在贫困户家中张贴领袖画像,挂上感恩袋,袋中放有收支卡、政策享受清单、帮扶手册等,让他们明明白白脱贫。”吉比是向联飞结对帮扶的建卡户,更是脱贫路上的一个典范,他家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去年,在接受了政府组织的养殖和种植业培训后,吉比搞起了养殖业,还种了土豆、燕麦、荞子等。

今年6月,向联飞帮助吉比家申请的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下来了,在帮助其发展规模养殖业的同时,还帮助吉比的妻子申请到了生态护林员公益岗位,今年1月已经上岗,儿女们也都在外务工……夫妻俩带着孩子们和老人一起住在木板钉的简陋房子里的那些苦难日子,早已不复存在,政府统一修建的新房子住得舒心愉悦。“贫穷”已渐行渐远,像吉比夫妇这样的彝族群众在致富道路上已越走越稳。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耶底乡属于高山乡,实行易地搬迁后,彝族老乡从高山上搬下来,住进了新居,但千百年来形成的一些不合时宜的风俗习惯仍然保留了下来。移风易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是一场硬仗,向联飞深知肩上的那份重担!

“各洛村在援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村里的污水处理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全村污水集中处理、统一排放。以前村道上、农户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牛羊粪便,通过近几个月的行动,村容乡貌焕然一新,老百姓也养成了讲清洁爱卫生的好习惯。”向联飞以全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为契机,发动、组织村民对卫生死角及环境卫生脏乱区域、场所进行彻底清理,疏通下水道,及时清运垃圾,保持环境卫生整洁,营造爱国爱家、摒弃陋习、预防疾病的良好氛围,促进当地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党建是巩固脱贫的组织保障

“强化党建是巩固脱贫的组织保障!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影响深远,更是给我指引了前进的方向。”针对村级党建工作十分薄弱这一情况,耶底乡党委专题研究制定各洛村党建有关方案,量化考核指标,开展督查,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向联飞除了扎实做好全乡党员管理、教育和发展,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外,还不断通过各种宣讲来强化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他利用农民夜校等加强培训,宣讲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讲话精神、省州县关于脱贫攻坚的会议精神,以及有关惠民政策等,增强村民特别是建卡户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索玛花开第四朵

【逝去了青春,沧桑了面孔,初心依旧】

王小林,都江堰市蒲阳镇卫生院公卫人员,挂任凉山州普格县祝联乡卫计防艾专员。憧憬着美好未来,肩负组织信任嘱托,他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地处大凉山腹地的普格县祝联乡。每一次的归家之路可谓咫尺也天涯,援彝之路却是天涯也咫尺。

爱心助学 改变他们的命运

“谢谢叔叔,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绝不辜负来自远方都江堰的暖暖爱心。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回馈社会。”时间定格在 7月2日15:30,在普格县洛乌沟中学,画面很温馨,场景很感人。顶着烈日,开车两个多小时,甚至顾不上擦去额头和脸上的汗水,王小林把300元现金连同自己掏钱买的学习用品一并交到了拉呷手中。拉呷收到了第一笔助学金,这份爱意来自香港,也来自都江堰。

“拉呷那炯炯有神的双眼总在我脑海里转,他眼睛里闪烁着对学习、对知识的渴望,我真的没有办法忘记。”拉呷是个勤奋懂事又好学的孩子,他是择优录取在洛乌沟中学的,今年上初三,父母去世得早,平时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住。王小林在与村党支部书记的一次交流中得知了拉呷的情况,一颗爱心助学的种子在王小林心中悄然种下。于是,他通过多次与乡上、村上党组织书记沟通和实地考察,最后确定了品学兼优的拉呷为助学对象。

说起捐资助学,王小林还把远在都江堰的表姐、香港的侄女一起拉入爱心助学的行列。香港的侄女得知这一爱心行动后,毅然决定每月给拉呷捐资300元,直至其大学毕业,期间还会根据拉嘎学习需要提供视频教学和学习用品捐赠。

消除贫穷 解放他们的思想

“今天我特别欣慰,吉尔刘兵重新走进教室上课了。”刘兵上小学6年级,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他和妹妹跟着爷爷一起生活。家庭的变故让这个少不经事的孩子厌倦了学习,从原来的好学到现在的辍学,王小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让家里人主动送孩子去上学?如何让孩子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如何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彻底消除贫穷?王小林通过一次次入户宣传动员,一次次走访交谈来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到辍学原因,因人制定控辍保学措施,从而精准施策。

“要彻底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就必须先解放他们的思想,不能让高高的大凉山阻断了他们接受新思想的洗礼。”夜已深,山风起,村子里时不时传来的狗叫声打破了夜的宁静,王小林办公室的灯依旧亮着。白天要忙于走村入户,忙于与农户拉家常、聊收成、宣传党的政策,忙于艾滋病等传染病健康宣教,忙于掌握农户家庭情况,为精准扶贫提供详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到了晚上,“到户清单”“到村清单”“到乡清单”“到县清单”“健康扶贫六大行动”……坐在电脑面前,他一丝不苟地逐项比对,全部的档案资料需要逐项完善,《健康扶贫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好习惯,过上好日子》《健康扶贫共同防治艾滋·预防结核》宣传展板需要逐一落实。

“每个孩子将自己的心愿写进心愿卡,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哥哥姐姐们将帮助孩子们去实现心愿,这是一次非常暖心的行动。”王小林告知,经过多方努力,他联系到了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除了发动公司干部职工帮助孩子们实现心愿外,还将给祝联乡小学做一次总价值超10万元的爱心捐赠。目前,包括U盘、加湿器、学习用品、洗衣机在内的第一批物资已经寄达乡上。

从通村公路抬眼望去,彝家新寨白墙蓝瓦、错落有致。田地里,烟叶肥硕、荞麦渐黄;山林中,牛羊成群、嬉戏嘶吼;村落间,炊烟袅袅、广播声响,在和谐如斯的美好画卷中平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都江堰市援彝医疗干部始终坚持把参与和支援凉山民生改善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投身于健康扶贫、扶贫帮困和捐资助学中,用各自的方式竭尽全力去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温暖着、守候着凉山这片土地上的所有生命。

(通讯员 陈小玲 文/援彝队员 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