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0-09/08/008260.html

等待处理…

城乡融合
都江堰市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点击量:742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2020年6月中旬,都江堰入围《小康》杂志社联合多个国家权威部门和专业机构评选的“2020年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百佳县市”榜单第四名。

2020年7月16日,都江堰市与成都农商银行举行合作洽谈会,双方就深化相关产业战略投资合作、服务三农、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国企融资等深化政银企合作相关事宜进行深入交流。

2020年8月20日,都江堰猕猴桃摘下中国农业“金棉奖”优质农产品奖。

……

从2019年12月受命试点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后,签约、获奖、洽谈、发布,类似的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都江堰市。

奋勇争先,抢抓机遇,都江堰出台《中共都江堰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的意见》,以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为契机,在“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增强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构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方面展开探索实践,形成一批具有都江堰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为都江堰市率先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城乡融合,都江堰市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价值融合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8月26日,都江堰天府旅游名县交出首年成绩单,接受数十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记者团的检阅。

成都融创文旅城是首个受检的项目。自今年6月30日试营业以来,雪世界、水世界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得益于该项目的试运营,都江堰市仅在7月就接待各地游客达到326万人次。

“山、水、道、熊猫”,深度挖掘世界级文化旅游资源,都江堰全域都是景点、都有看点。

踩着带有音符的音乐键盘台阶,穿过“川西音乐林盘”的大门,走过枝繁叶茂的拱形门、风铃摇曳的长廊,再沿着蜿蜒的石板路拐两个弯,成都的初代网红“猪圈咖啡”藏在都江堰市石羊镇的一处小院中。院子里,古树参天,树荫为二十几张桌椅遮阳避雨。桌椅旁边,杂草和青苔在旧木棍上混合生长,旧砖瓦、旧木料、碾盘、猪槽、石磨、簸箕、拌桶、鸡公车等,尽显乡村风情、田园气息。从温江区慕名而来的李女士和两位好友在院子里惬意地聊天,她笑着说:“这个地方是朋友推荐的,我今天下午来到这儿真的很惊喜,环境太棒了,以后会常来。”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2019年以来,都江堰通过“农商文体旅医养”的融合发展,成功引进安缦、悦榕庄等知名酒店品牌15家,培育“见素山居”等精品民宿38家,创建成都市A级林盘景区8个,提升打造6条主题文化街,以滨江水幕光影秀、青城·蜀秀精品演艺、融创酒吧一条街为代表的夜间消费新产品也不断涌现。

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2019年,都江堰市旅游业增加值实现91.69亿元、增长13.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8.14亿元、增长19.28%,连年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

当前,都江堰正加快建设“青城山景区+奥特莱斯购物公园”“融创文旅城+熊猫之都”“灌县古城+旅游特色街区”三大主力商圈,构建符合城市功能需求的产品创新体系和消费拓展体系。通过塑造层次丰富、主客共享的消费场景,构建品牌引领、商旅融合的消费平台,健全便捷友好、保障有力的政策体系,为成都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新动能。

产业融合

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

9月,都江堰猕猴桃正值收获季。都江堰市仙果寨家庭农场内,刘凡开种的4亩猕猴桃硕果累累。“按照科技人员的指导,我的猕猴桃增加了避雨大棚设备,长得特别好。而且,这个大棚每亩大约3万元,政府补贴每亩1.5万元,都是我们受益。”刘凡开喜滋滋地算起了账,“按照去年的行情,一亩地收3000多斤猕猴桃,十多元一斤,我的4亩地,保底可以收入12万元。还有专门的公司帮我们销售。”

都江堰猕猴桃已有4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四川省猕猴桃产业发展牵头县、国家级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全球最大的红心猕猴桃集中栽培区,产品已成功进入欧盟、尼泊尔、日本等地的消费市场。8月20日,都江堰猕猴桃摘下中国农业“金棉奖”优质农产品奖。

推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在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都江堰国家农业公园还未完全呈现,却已经魅力四射。目前,都江堰市已与袁隆平杂交水稻成都分院建立战略合作,在都江堰国家农业公园落地项目院士工作站,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首个进驻产业。今后,都江堰国家农业公园将会把现代农耕与文化、教育、旅游、科技、金融等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以“农业+”的模式,将政府、企业和农民融合在一起,共同形成科技进步、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相互促进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产业发展,项目为基。自2020年7月以来,按照成都市项目招引攻坚行动重大部署,都江堰市从20个单位抽调344人,组建招商引资、签约注册、开工促建3个攻坚专班,26个攻坚小组,全力以赴开展项目招引攻坚。截至8月底,共签约注册项目18个,协议总投资181.57亿元,其中重大项目12个,开工项目5个。先后拜访200余家中外企业,接待80家企业投资考察,举办2020年度文旅会展产业融合发展主题论坛等“共享新机遇”投资活动5场。

人才融合

建立城乡人才有序流动机制

从城市辗转乡村,在大理经营了10多年民宿的牟绪宽跟着“成都十大乡村周末旅游目的地”“十大乡村网红打卡地”的网红标签,专程来到都江堰市石羊镇红雄社区川西音乐林盘寻找答案。

32岁的双流人陈彬如今已经将事业的重心全放在都江堰,把家也搬到了都江堰。在都江堰市创业孵化园,经过几年的发展,他的众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已从最初的3人增加到18人,从最初的一张办公桌到如今办公、厂房面积5800余平方米。用他的话说:“都江堰是我的第二故乡,不仅山好水好空气好,创业环境更是好。”

汇聚高端人才。都江堰加强校地合作,举办“都江堰公园城市·川西林盘保护与修复”工作营国际论坛、产业功能区视角下都江堰精华灌区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研讨会等高端论坛,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技术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展水稻产业链协作攻关;依托猕猴桃避雨设施栽培技术和溃疡病防控技术两项农业农村部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试点项目,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都江堰市还注重引进特色人才,已聘请日本中央大学教授石川幹子,著名建筑设计师团纪彦、藤本壮介等5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都江堰市公园城市建设国际专家”。

加强乡村人才建设。都江堰市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壮大社工人才队伍、引进农业乡村人才。截至2019年,已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220名,完成农业职业经理人知识更新培训160名,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40人、全市农业职业经理人达1410名,返乡创业农民工230人;新增培养专业社工135人,全面完成《都江堰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规划(2013—2020)》目标;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技能人才20人,规划、设计等各类人才800人。

服务融合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8月26日,都江堰市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在创建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都江堰市历时两年时间完成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事项管理规范、服务规范、政务服务流程规范、场地建设与管理规范、监督评价与改进规范共6大子体系11个小项656项标准编写,同时建立完善智慧化政务服务标准体系,以标准化推动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为城乡居民、入驻企业服务。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都江堰的乡村生活美成了一首诗。“3月有菜花节,6月有中国·都江堰田园诗歌节和四川省级“非遗”—柳街薅秧歌,9月有农民丰收节。”原柳街镇文化站站长朱冰峰语带自豪地介绍七里社区的诗歌文化品牌,“我们这里还有诗歌阵地,农民诗人自发地写诗、组织活动,还成立了柳风诗社。”

都江堰以保持原生态和留住乡愁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依托“茂林修竹”“沟渠环绕”的原乡肌理和传统农耕文化,植入音乐、艺术等元素,定期举办乡村民谣音乐会、川西音乐林盘美食节等主题节庆活动,实现了林盘绿色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和民生效益的高效转变。“政府补贴1/3、旅游协会支持1/3、农户自筹1/3”的资金扶持机制,也充分调动了老百姓的积极性,让老百姓分享林盘产业发展的成果。

环境融合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在都江堰石羊镇,微信小程序“美丽石羊镇乡村建设”活跃度非常高。这是一款农村户厕改造提升管理软件系统,涵盖工作推进督查动态、改厕农户基本信息、农户个人信息查询等内容,是石羊镇顺利推行“厕所革命”的法宝。

天马镇、青城山镇部分社区探索出“互联网+”建立“垃圾银行”新模式……

都江堰市历来都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针对农村人居环境这一块, 都江堰市已经形成了市级领导亲自抓、部门和乡镇分工协作、社区和群众全力参与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明确了垃圾、污水、厕所这‘三大革命’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标准。

具体来讲,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都江堰市升级垃圾清运系统,对全市农村生活垃圾作业车安装GPS,建成农垃收运智能调度指挥平台,通过监管中心和手机APP对清运车辆行车轨迹、驾驶速度、作业实况等进行实时监控、智能调度。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都江堰已建立健全了市、镇街、村三级河长制,实现了一个镇一个标准化的污水处理厂;农村户厕改造方面,都江堰市今年要全面完成三年任务,实现30568户农村户厕的全面改造,实现农村户籍户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金融融合

拓展多元主体参与模式

7月16日,都江堰市与成都农商银行举行合作洽谈会,双方就深化相关产业战略投资合作、服务三农、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国企融资等深化银政企合作相关事宜进行深入交流。

更早一点,都江堰与蚂蚁金服集团举行“智慧县域+普惠金融”项目签约仪式,成为成都地区首个“智慧县域+普惠金融”项目签约县。

以城乡融合试验为契机,突破价值转化的瓶颈,都江堰逐步推开财政资金“补改股”试点,拓展多元主体的参与模式,实现企业、村集体和农民共建共赢,激活农村发展的活力;引导农民组建乡村旅游联盟、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等,共同参与乡村产业的发展,借助集体资产股份量化改革,引导农民以股民、员工等身份来分享发展过程中间的红利;开展精华灌区的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资源管理与资源清理,积极探索市属国有平台公司与专业的土地整理公司进行合作,开展土地整理入市交易。

截至目前,都江堰已引入中电建、十九冶、兴城集团等战略合作伙伴,推动国有资源由分散布局向集中运营、国有企业由融资平台向运营平台、产业发展由单一招引向合作共育转变构建金融支撑平台;已引进清华国家电商实验室、大熊猫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开猕猴桃价格指数保险、首创“农业融资信用保证保险”的全国先河;与蚂蚁金服合作实施的“农村普惠金融”项目,为3772户农户提供2.38亿元贷款,推动了乡村资源的开发利用。 (市委宣传部供稿)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