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0-12/01/008791.html

等待处理…

难忘的杨柳河

点击量:62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过得飞快,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少年时代的事很多都已渐渐模糊,唯有生我养我的老屋后面的杨柳河,在记忆里仍然熠熠生辉。这条古老的小河,有我很多值得回味的美好时光:和小伙伴们一起洗澡、逮鱼以及朦朦胧胧的初恋,都是在这里发生的,杨柳河在带给我欢乐的同时,也带给我那个年代难得的美味。

杨柳河是灌县(今都江堰市)城穿东正街(今幸福路)的一条小河,从岷江内江的三泊洞流出来,顺大官街(今大观街)、白果巷而下,再穿过今天的建设路,在北门外分成杨家碾和十字沟两条支渠,灌溉着城外蒲阳以北地区的农田。

杨柳河,原来是一条用来灌溉农田的小河,据说唐宋时期,邑人用巨木立于城的周围,形成栅栏,“岁配鹿角为寨”,以保证城池的安全。宋代元祐年间(1086—1093年),永康军判官刘随指挥老百姓沿城池密栽杨柳数十万株,形成屏障以维护城池安全,成为县城的天然绿色屏障。这条小河成为护城河后,沿河两岸也栽种了很多杨柳树,久而久之这条遍植杨柳树的河便被人们叫做“杨柳河”了,据说白沙的杨柳坪和灌县城北的杨柳河就是当时的遗迹。

杨柳河上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广安桥”。桥长约5米、宽2米,过桥就是有着百年树龄的大白果树的白果巷。广安桥用清一色的大青石板和青石条子砌成,严丝合缝地粘在一起,桥面平坦而不打滑,无论打霜下雪都不会滑倒行人。广安桥的南岸这边有4个石梯子,东岸的白果巷那边只有2个石梯子,这是由于杨柳河每年都要淘河。最早的淘河任务是居委会组织沿河居民清淘,后来才由都管局统一进行“岁修”。淘河的时候居民们把挖起来的沙石堆在河两边的街上,然后刨平了事,所以街面不断抬高。

广安桥呈梯状八字形,青石板桥面、青石板栏杆和青石条子梯步,十分古朴厚重。每到冬天,桥面上和栏杆上都铺着厚厚的积雪,洁白干净的雪是我们那个时候争相往嘴里塞的“零食”。

在广安桥上游30多米的地方有两棵大洋槐子树。每年春天的时候,雪白的槐花开了,香气顺着河风吹过来,整个大官街白果巷都闻得到,安逸得很。大官街白果巷的小娃娃们每天都要去摘几串槐花来吃它的花芯,很甜很好吃,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美味零食,大人们则摘下来和上面粉炸“焦巴儿”,家庭条件好的就用它煎蛋,简直是人间美味。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学校里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我家在大官街,房子后面临杨柳河的地方是一个天井,有个院坝很宽敞,适合学习,加上我当时学习成绩还可以,所以,老师就让我当学习组组长。我这个组有男女同学各3个,放学以后就到我家学习。同学们一起讨论今天学过的知识,成绩好的帮助成绩差的,互相检查作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那时和我结对的是小红,她父亲是县革委会领导,母亲是县供销社领导,家庭条件很好。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她包包头经常有几颗水果糖、几两粮票和几角零用钱,书包头还有桔子、苹果、大金梨这些稀奇的水果,有时候她还有用草纸包着的油炸子、香肠和腌腊瘦肉,真是令人羡慕啊!

每次她要抄我作业时,总是先塞给我一颗糖或者一个苹果、一片香肠这些东西,有时还会给我1两粮票1角钱,要知道那个时候1两粮票1角钱就能吃1碗肝片面或三鲜面哦。

还记得那是1973年冬天,她送给我一支口琴。那个时候,口琴算是奢侈品、很巴适的乐器,简单易学,便于携带,吹起复音犹如手风琴一样,很好听。从此,我们一起做作业,一起下馆子吃面。我一般吃排骨或者肝片面,都是她招待哈。等天一黑,她和我往广安桥栏杆上一坐,教我吹《东方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海航行靠舵手》这些容易上口的曲子,这时候我觉得她真好。在朦胧的月光下,我认真仔细地注视着她,这才发现她乌黑的长发飘在胸前,长长的睫毛下是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笔直的鼻梁配上嘴角微微上翘的小嘴,真的太好看了。

我开始主动帮助她学习,在她各科成绩都有明显提高时,我们毕业了。毕业后,她进了一家国营大工厂,我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从此我们没有了联系。这一切都成了回忆,现在想起来学生时代的生活也算丰富多彩了吧!

印象最深、最难忘的要数一年一度杨柳河的断水岁修。每年的冬腊月间都要对河道进行疏淘,以确保沿河农田的灌溉。这时只要杨柳河一断流,河中间便有一小股水还在流,一截一截的地方还有很深的水凼凼。那时候是最闹热的,遍河都是大人和娃娃,大人们有拿鱼叉的、有拿撮箕的、有用网撒的,整个河道里欢声笑语不断。天渐渐黑了,不管大人娃娃都不会空手而回,人们的盆子、桶、撮箕里都装有鱼,弄的多的有七、八斤,少的也有一二两。我家就在河边上住,吃过夜饭,点起煤油灯,拿起锄头下河,把河道中间疏理一下,再用石头垒砌沟边,使这段水流变得湍急。找一节木板做成翻水(所谓翻水就是把宽四、五公分的木板斜成45度,安放在撮箕上面形成水的落差),然后把撮箕安放在翻水下面,这时候“壕子”就做成了。然后,从家里提个小桶、端个小板凳出来,再把从垃圾箱里捡的废电池用竹片夹个四五节(电池尾部要先用钉子钉起洞,塞入食盐,加水后用棉花塞住塞入了食盐的洞)用细麻绳捆牢,接上导线安上一个2.5伏的电珠。一切妥当,就等鱼儿过来了。漆黑的夜,煤油灯在风中忽闪忽闪的,小电珠却发出透亮的光,水中的鱼见这边有亮光且水流湍急,纷纷游了过来,结果全部落入“壕子”,再也游不出撮箕,最终都成了我的盘中美味,这就是灌县修河时人们逮鱼的土办法——“接壕子”。运气好的话,在小小的杨柳河一晚上可以接二三斤鱼,有麻花鱼、桃花鱼,也有黄辣丁和石爬子,现在这些鱼几乎绝迹了。所以,那个时候只要干水修河,简直比过年还安逸、还热闹。

杨柳河年复一年的岁修,留给在杨柳河边生活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美好而永不磨灭的回忆……如今,都江堰的天更蓝、草更青、水更绿,相信杨柳河的麻花鱼、桃花鱼、黄辣丁和石爬子一定会回来,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一定会体会到在杨柳河“接壕子”的乐趣。(苏卫星)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古城诗韵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