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到一年前,都江堰市属国有企业面临着信用受损、资本市场预警升级、流动性短缺等诸多困难和现状。2020年伊始,在中共都江堰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国资国企改革和债务化解被列入全市“三大攻坚战”年度重点任务,全新的国企改革之路也正式开启。
时光飞逝,转眼一年,对都投集团而言,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实心干事的一年,是乘风破浪的一年。短短一年时间,以都投集团为主体的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进,呈现出诸多“意想不到”之处,交出了首份答卷,且被成都市委、市政府表彰为2020年度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改革创新先进集体。
成效一 国企规模做大做强
对熟悉经济工作的人而言,深知国资国企改革是一项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共存的系统工程;对于都江堰而言,国资国企改革作为一项全市重点工作任务,必要性、紧迫性不言而喻。在中央深化国企改革和都江堰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的双重使命下,都投集团于2020年3月13日注册成立,标志着都江堰市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启动。
改革重组是国资国企的必由之路。在都投集团成立之前,我市国资国企布局较为分散,存在负债较高、经营管理模式较落后、综合营利不强等问题日渐突出。此次都江堰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是寻找一条渐进式改良的有效路径,按照“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信用借力”两个原则,先做大、再做强、后做优,逐步实现财务、融资和经营的可持续。
从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支持国企做大做强做优专项政策文件就可以看出,放权、赋能、搞活和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都被明确提出并加以保障,市委、市政府对于国企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史无前例。都投集团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小体会,“现在到市委、市政府开会,发现都投集团的座牌都摆在前面,一时间不免有点不安与惶恐。突然明白,这个小小的细节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新成立的都投集团寄予了厚望,同时也清楚地明白肩头的担子更重了。”
要实现既定的国企改革目标,都投人惟有分秒必争、乘风破浪。目前,市属国有企业已经初步实现了渐进式改良和集团化改造,全市5家二级公司及其下属控股、参股共83家国有企业全部纳入都投集团统筹管理,形成“1+5”的管理架构(即:1个集团、5个二级子公司)。第一阶段涉及兴市集团、新城集团、文旅集团的重组整合和股权划转在2020年7月31日如期完成,第二阶段涉及精华润源公司和工投公司的重组整合和股权划转也如期完成。按照全面梳理、分步评估和有序注入的原则,全市特许经营权和一般经营权注入国有企业工作也在同步推进,已梳理出经营权18项,待全部资产资源划转后,都投集团总资产规模将近900亿元。
如今的都投集团,产业领域覆盖面广,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景区运营、园区运营、城市服务、砂石资源、资产管理、农业投资等,这样的资产规模和产业领域,在成都同级国有平台公司中已经名列前茅。
成效二 市场信心有效提振
据都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都投集团成立之初,就将信用修复和信用重塑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聘请专业辅导机构全程参与指导,坚持将强化契约精神和精细化管理作为流动性管理两大手段,把对金融机构的还本付息列为都投集团所有支出的最优先级,全力确保任何一笔到期都至少提前1-3天资金到账。通过综合施策,都投集团在2020年未出现逾期违约情况,流动性状况也有了较大改善。
据都投集团官方公布的相关信息显示:2020年10月27日,成都都江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都江堰兴堰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2020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16.5亿元,发行期限3年,票面利率5.75%,认购倍数达1.24,此笔债券发行在资本市场反响强烈,这背后所体现的是资本市场对都江堰国有企业改革成果和发展势头的高度认可,以及对都江堰发展前景的普遍看好。
过去一年,都投集团按照2021年完成主体信用评级AA+目标,全力推进财务优化和争取财政持续注资支持,全年主动拜访金融机构超过60家、开展国资国企改革宣讲10余场,成功承办2020年都江堰市金融合作推介会等,向外界全面展示了都江堰及市属国有企业的市场环境和国资国企改革成效。过去一年,主动到都投集团的金融机构明显增多,对接的有效融资项目也大幅增加。银行系统一名业务经理对记者说:“都投集团成立以后,我们金融机构信心也更足,相信随着都投集团的发展,大家的合作空间和领域会更大。” 同时,都投集团下属的青都旅游股份公司确定2020年12月31日作为上市申报基准日后,已向省证监局报送上市辅导申请,预计今年4月完成辅导验收,5月向中国证监会报送IPO申请材料,这将成为全省仅有的几家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
成效三 运营能力大幅提升
记者走进都投集团看到,不仅办公环境窗明几净,而且每一名职工都精神抖擞、穿着整洁,紧张有序地忙碌工作着。看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到都江堰国有企业职工充满着自信,也感受到都投集团带来的新转变。都投集团坚持以“懂经济、善管理、能创新”为导向,以“人岗相适、宁缺毋滥”为原则,集团本部近三分之一的高管和部门中层通过市场化招聘或内部公开选聘等方式进行选用,实现了管理运营能力逐步提升。
2020年,都投集团多个重大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对外投资合作范围不断扩大。2020年6月29日,中国十九冶集团—都江堰市公共配套和产业功能区基础配套工程暨2020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都江堰市人民医院二期项目现场举行,这是都江堰市招商引资、国有企业改革及项目建设工作的一次综合性展示,也是都投集团组建成立后作为项目业主实施的第一个重大项目。2020年,由市属国有企业作为项目业主实施的多个重大项目也取得实质性进展,青城大桥改扩建已进入拆除招标环节,玉堂街道玉府路在12月中旬实现了双向通车,鲤鱼沱大桥在12月底实现了双向通车,大观安置房建设在12月底顺利实现了交房,16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改造项目全部达到通水调试条件,西区水厂在磨儿滩水库的第二应急取水源建设获成都市水务局批复同意。
2020年,都投集团对外合作领域更加广泛,与成都兴城集团等10余家高能级500强企业在砂石资源、综合能源、城市综合建设等领域的合作也深入推进,目前,已有8个产业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有3个产业项目实现签约。另外,岷江水务集团也全面完成4家民营水厂收购、全年新增用水户约10520户、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精华润源公司与成都益农公司合作的食材供应链项目已开展配送业务;工投公司与中石油西南油气田燃气分公司合作的盛投新能源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兴堰公司为主体的物业管理服务已签订11个物业管理服务项目;阳光公司投资合作的三联韬奋书店11月13日在都江堰景区游客中心落地开店……
谋发展 努力成为区域国企龙头
都投集团作为都江堰市属国有本土企业,荣辱兴衰,关乎每一个都江堰人的切身利益,我们欣喜地看到都投集团已走过最困难的日子,管理机制体制更加健全完善,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作用发挥更加明显。全年,都投集团多次组织国企干部职工到成都天投集团、成都香投集团等大型国企学先进、找差距,也全面启动都投集团内部的“职工大讲堂·制度培训月”等载体活动,干部职工综合素能得到提升,以讲信用、讲市场逻辑、尊重契约精神等为核心,都投集团企业文化逐步浓厚。2020年,都投集团还组建羽毛球队、足球队等队伍拓展对外合作交流渠道,支持赞助的2020年中国汽车短道拉力竞标赛都江堰站,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有力保障体育公益锦旗和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授予的特别贡献奖,岷江水务集团与川农大形成供排水产、学、研校企合作同建单位,并被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四川省文明单位称号,都投集团正能量更足,对外影响力更大。
在描绘新蓝图上,都投集团将继续加强党建引领、夯实党建基础、创新党建品牌,引领国企改革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全力确保2021年实现主体信用评级AA+目标。关于未来,都投集团有着自己清晰的目标,就是要按照“融资平台、基建先锋、产业龙头、惠民抓手”的总体定位,努力成为区域性国企龙头,更好助力都江堰“两个率先”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这个宏大的心愿让都投人斗志昂扬、沉稳坚毅,也会让社会外界重塑更足信心、看好都投集团未来。(本报记者 宋正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