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1-02/02/009161.html

等待处理…

古堰花事

作者 云汉
点击量:92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家乡都江堰市,生于斯长于斯的我,一直因家乡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名誉全球而引以为豪。特别是在《人民日报》打工的十载岁月,无论同事、朋友还是地方上来的同志,问我是哪里人氏,我都会骄傲告诉他们——天府之国都江堰。

详聊中,还会吟诵起古今文人在家乡留下的脍灸人口的诗词文赋:“深淘滩,低作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

“背靠青城山,怀抱岷江水哟……”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等等,不一而足,信手拈来。

如今,年过半百结束北漂回到家乡,整日忙于生计的同时,不时掩卷释怀:家乡古堰不得了,山,是道教发源地,堰和水,二千二百多年依然发挥着作用,灌溉成都平原一千多万亩土地。

一山一水一堰,让这里成了世界少有的“三遗”之城。

然而,闲暇之余,更发现这里花团锦簇,四季有花,春则桃之夭夭,夏日荷花别样红,秋菊开来桂花香,冬日红梅傲雪霜。说句过头的话,这里完全称得上“花花世界”。

尽管这里是“花花世界”,然而,世界里的“花事”知多少,是否都春花秋月,让人扼腕叹息;是否都花开不败,永远相爱……

一花一世界,一花一故事。

种花

都江堰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为山地,东南为平原,呈阶梯状分布着山岳、丘陵、平原,被誉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可以说,这里是全球地型地貌的一个缩影。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说,地球上有各类花卉品种多达四十五万种,科研部门调查结论认为,小小都江堰市就有近四十万种,有野生植物二百多种,号称中国川西天然植物园。

在这天然植物园中,有国家级的大熊猫自然区,还有华西珍稀亚高山植物园,里面有珍稀植物六百多种,其中杜鹃花300多种,40000多株,占地一千五百亩以上。是我国目前杜鹃花面积最大的研究基地,引种幅度最大的植物园,保存植物种类最多、门类最全的新型植物园。雄踞亚洲之榜首。

可又有谁知道,这个全国最大的杜鹃花园,与一个已故教授的呕心沥血、奔走呼号是分不开的。

这位教授名叫陈明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毕业于四川大学植物系,此后一直在北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工作。1986年他受命筹建华西高山植物园,为国家保存、繁育珍稀植物的品种和基因。为此,在不到三年时间中,他走遍了祖国的大西南云、贵、川、藏,许多地方还是徒步去的。也许是上天眷恋,他终于发现都江堰市龙池这个地方再合适不过,他要在龙池建高山杜鹃植物园。

要建一个珍稀高山杜鹃花植物园,谈何容易?时任都江堰市委书记、现已九十多岁的徐振汉说起这件事仍然记忆犹新。陈明洪与他第一次见面,说自己现在可以动用的资金有十多万元,筹建植物园肯定不够,但关键是要启动,动起来后各方面都要支持,如果国家发改委立了项,钱就不成问题。陈明洪准备为这件事一直干下去,如果干不成就叫女儿接着干,尽管女儿还是一个正读植物系的大三学生,学愚公移山精神,直到干成为止。陈明洪还介绍说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现在很关注中国的植物花卉基因,筹建植物园就是集存植物花卉基因、繁衍植物品种,避免流失为外人所用。

会面中,陈教授有些感慨,他说他已经50多岁,高级职称也有了,其实完全可以过写点文章、带点研究生的生活,他工作的地方北京中国植物研究所,住房条件不错,成都也有家。但那种生活对他来说没有意思,他要在有生之年干成一件实实在在的大事,把华西高山植物园建起来。

回忆到这里,徐振汉老泪纵横,不断用纸巾擦着眼眶上的老花镜。

后来在陈教授和都江堰市委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都江堰市建成了这个中国第一个华西亚高山杜鹃植物园。

植物园建好了,陈教授呢,却因为积劳成疾,带着对杜鹃花的无限留恋永远走了,年仅五十八岁。而且,临走之前,他嘱咐家人,把他的骨灰安放在华西亚高山植物园,他要静静地看杜鹃花开花谢。

时日深深,花是主?岁月匆匆,人似客。客人何处来不重要,重要的是过客在花影花舞空间里,是否那么尽情、那么彻底留下过一丝奋斗……陈教授呕心沥血的种花故事让人动容,也演绎着后来家乡都江堰的一个个种花故事。

向峨山上千亩中药材“黑老虎花”,解决了多少山里人的风湿痛痹;种花专业户刘成兴的百亩“满天星”常年闪烁田野;秀英姑娘的成片“菊花田”迎来送往,阵阵秋香飘过………

护花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婉转柔顺的吟诵中夹杂着凄婉和悲凉,余音在偌大的皇宫中久久难散。吟诵者是位绝色美人,后蜀降主孟昶的宠妃花蕊夫人,当时已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阶下囚。据说孟昶颓废、丧志、淫逸、骄奢,面对赵匡胤的汹汹兵将无力应付,下降旗归宋。自身尚且难保,更遑论花蕊夫人。赵匡胤久慕花蕊夫人的容貌才华,大胜之际来了兴致,命其于朝堂之上即兴赋诗,才有了这首《述国亡诗》。

《述国亡诗》不仅叙述了亡国之痛,而且连蜀后主孟昶种的太平花,也从都江堰故园迁徙至北宋首都开封。

从此,千百年来,不管怎么时移世易,沧海桑田,人们始终忘不了象征“千年太平瑞圣”的太平花,其故里在都江堰。

可以说,为护此花回故里,多少人为其诗词歌赋,甚至为其“饮血而战”,不惜血染疆场。

护花、护花,护我太平花。

2017年5月27日,一株历经千年迁徙,由都江堰市青城山辗转成都、开封,再到北京故宫,承载着历史风云变迁、天下太平愿景的太平花,在都江堰市的殷切关注和故宫博物院的全力支持下,正式回归都江堰故里,被栽种至都江堰景区清溪园中。

当时在场的一位记者这样写道:“太平花回家了!”庄重的锣声,伴随着号子声。上午近十时,浩浩荡荡的迎归队伍,将从北京故宫博物院御花园移植的这株已生长了约七十年的太平花送至都江堰景区清溪园,让其在这里安家。迎归队伍从都江堰市南桥广场出发,由四名武士组成“护花使者”,在巡游队伍的护送下,经都江堰景区离堆公园送至被誉为川派盆景精品园的清溪园,再由十位小朋友朗诵四川著名历史学家、四川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撰文的《太平花赋》后,邀请专家与都江堰市领导共同培植太平花。随后,对大平花进行了检查,修剪了枝叶,以便让其长得更好。

著名学者、北大历史学博士蒙曼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由衷地感慨:“太平花本身是一个象征,一千年文化流转的象征,一千年南国和北方文化交融的象征。从遥远的都江堰到了北京故宫来,又从故宫回到原籍去。一千多年终于得以回故园,显得格外浪漫,格外让人可以回味千年护花的历程。”

如果说护古花是敬重历史,那么现在的守青山、爱绿水,则是都江堰人一直以来尊重自然法则的良好美德。

在都江堰市海拔二千余米的龙池山上,为有效保护山上的珍稀动植物自然生长,不让游人来此打扰,从2005年起,都江堰市痛下决心,进行为期二十年的封山育林、禁游禁开放,只留下少量守山人在此守候巡视。

李建书、周小芳夫妇,就是这守山人中的一份子。他们在这山上,一待就是二十年。

守山的工作报酬并不高,而且条件艰苦,常年与山上的动植物为伴,极易产生寂寞感。到了夜晚,还须特别小心伤人的野生动物光临,夫妇俩常常处于半梦半醒中。

然而,当漫山遍野的珙桐花、杜鹃花、白梅等珍稀花儿相继开放,馨香飘逸,并看见花丛中熊猫憨态可掬地走过,金丝猴纵身一跃,惹得花瓣四处飞舞时,他们夫妇别提多开心了。他们说,这里虽然不通电,取暖靠柴禾,手机没信号,但换来这绿水青山、花的海洋、野生动物的天堂,他们认为这二十年付出值得。

不是么?他们守护的这山、这景、这花都非常难能可贵,光杜鹃花品种就达三千四百二十多种,其种类、数量稳稳居于亚州第一。

还有珙桐花,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是我国和世界级珍品。珙桐树洁白的花朵酷似鸽子的双翅,花开季节,欣欣然欲飞出林涛绿海。要知道,现在全世界只有这里最多。

花富

种花、护花的故事很多很多,留给人的总是那样地让你我感动。

种花、护花是过程,让花儿开花结果,使种花人、护花人走向幸福、富裕,才是古堰花事的终点。

于是,因而花富的故事,也让都江堰人如数家珍、激动不已。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都江堰人就把种植花草苗木作为增收致富的首选。一时,冒出了聚源罗花匠万元户、天马百万富翁“杨兰草”、安龙的“胡家湾”海棠种植户富得流油……

而且,近年来,结合中央脱贫攻坚好政策,都江堰的花农更是如虎添翼。因种花、护花、买花、卖花,每家每户每年收入都不低于十万元,高的更可达上千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上万户农户因花而走上了致富路。

在青城山脚下安龙场镇,一条长达一公里有余的别墅区,全是花农们自家修建的新居,而且,每户别墅都价值上百万元。

花在都江堰不光致富了一帮乡亲,更让一些经销商青睐于在这里投资……青城山镇问花村、全国最大的安龙海棠基地,天马玫瑰花溪谷、龙池花海谷地等,个个投资都超亿元。

古堰情未了,花事知多少。大学毕业就在外打拼的杨仁祥,知天命的年岁,2015年回到老家青城山脚下,甩手就投资近十亿元,建起了这个占地三千余亩的“问花村”花果园,每天都有当地二百多名乡亲在园里务工挣钱,平均每个务工的乡亲每年在园里收入达五万余元。

看着周围乡亲不出家门在园里打工致富,他的“问花村”项目也按设计蓝图不断往前推进,杨仁祥和乡亲们脸上就堆满了笑容。

杨仁祥由衷感慨,如今党的政策好,我们赶上了中央“乡村振兴”发展的大好时光,犹如在心里种花。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鱼嘴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