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1-03/30/009428.html

等待处理…

与文明同行 过绿色清明

点击量:362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又见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历年来,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清明节祭扫的人流高峰期,同时,也是森林防火的重要时期。前期,市民政局发出安全文明祭祀倡议,倡议全市人民群众树立文明祭祀新观念,培育文明祭祀新风尚。3月26日、27日,记者来到味江陵园和宝山塔陵园,了解今年清明祭扫的相关情况。

鲜花祭拜成主流

究竟是沿袭传统方式烧纸祭奠,还是选择绿色环保的鲜花祭拜?记者在两家公墓的祭扫现场看到,绝大多数市民认同后者。

在通往味江陵园的道路两旁,有不少商家摆出了白色和黄色的菊花以及盆栽植物,不少市民在此选购。一位商贩告诉记者:“这几天,鲜花生意非常好。”他说,过去这个时节一般都会出售香蜡纸钱,近两年,随着政府的倡导和市民观念的转变,传统祭祀品已经没有了市场,人们更乐意购买鲜花来祭奠。在宝山塔陵园门口的鲜花摊点,不少市民正在选购祭祀用的花束。摊主张艳告诉记者,她在陵园门口已经做了20年生意,“往年都是卖香蜡钱纸那些,这两年大家都不烧纸了,我们就改卖鲜花了。”

味江陵园内,听不到鞭炮声响,看不到漫天烟尘。青青的松柏、精致的园林构成了一幅美丽而肃穆的画卷。祭祀的人们为自己故去的亲友献上鲜花以寄托哀思。市民罗树清说:“过去祭奠不仅要烧香蜡纸钱,还要焚烧‘彩电’‘轿车’‘洋楼’,既污染环境,还会产生安全隐患,不如一束鲜花和一颗肃穆诚挚的心更能表达哀思。”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受访的群众都对鲜花祭拜表示支持。偶有极个别携带香蜡的祭拜群众在工作人员的劝导下,也将香蜡换成了鲜花。宝山塔陵园内,90岁高龄的陈启均老人在家人陪伴下前来祭扫亲人,她说:“孩子们对我说,给祖先人摆一束花,心意就到了,而且还不污染环境。文明环保祭祀是大趋势,我们老年人还是要转变观念。”而在年轻一代看来,清明节除了缅怀先人,也成为了一大家人团聚的特殊日子,“一大家人聚在一起,绿色文明的祭祀,也是一种家风传承。”

味江陵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两年来,通过市民政局和陵园的大力倡导,鲜花祭拜等绿色祭祀方式已深入人心、蔚然成风,广大祭扫的群众基本自带鲜花,那些带了禁燃禁放物品的群众也愿意通过免费的换取,用鲜花进行祭扫活动。虽然清明期间前来祭扫的人很多,但陵园内肃穆而寂静,既没有鞭炮声,也没有烟雾缭绕。”

清明与文明同行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今年清明节期间,正值森林草原禁火期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市领导多次率队督导森林防灭火、疫情防控等工作。从味江陵园和宝山塔陵园的情况看,相关工作落到了实处。

市民政局副局长黄文说:“今年的清明祭扫有特殊的背景,第一,我们的疫情防控仍然处于严防严控的状态,各项工作必须落到实处,决不能流于形式:第二,前段时间,省政府发布了史上最为严厉的森林和草原防火命令,近日又对公职人员作了明确要求,提出了做到‘五个带头’,遵守‘五个不准’;第三,通过我们三年多的努力,绿色环保祭祀被人民群众广为接受。希望市民继续传承和发扬文明祭扫之风。”

在味江陵园和宝山塔陵园入口处均设置了疫情防控和文明祭祀劝导岗位,市民均需健康扫码方能进入,而陵园内也随处可见文明劝导员,杜绝焚烧香蜡纸钱的情况发生。针对清明节前祭扫高峰的到来,陵园管理方也提前制定了预案,“我们严格按照森林防火、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做好了入园人员登记、火种检查等工作,针对可能出现的交通拥堵问题也提前制定了行车单循环线路,并增派人手开展现场疏导。目前,园区秩序正常。”宝山塔陵园副总经理陈华介绍道。

味江陵园副总经理冯少军告诉记者:“随着清明祭祀高峰期的到来,每个入园口都有工作人员值守,严格执行入园实名登记,严防火源火种进园区。在交警部门的支持下,我们积极做好交通疏导工作,也希望广大市民错开高峰期开展祭扫。同时,我们大力推行绿色节地生态葬,通过这两三年的情况看,所占比例明显上升。”

在年轻人中,网络祭奠的方式也正在悄然兴趣。老家在外地的张女士因怀孕不能回乡扫墓,她在网上纪念堂为父亲送上了“鲜花”。她说:“斯人已逝,现在做再多都是形式,能给思念找到寄托就好,我觉得网络祭奠不错。”她还在网上纪念堂留了一张心愿卡,其间有着满满的真诚。

在味江陵园采访中,记者看到节地生态安葬的形式也逐渐被群众所接受。专门的区域内有花葬、树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占地面积最大的墓穴都不到0.5平方米,在陵园新建区域中,这类节地葬墓穴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90%。

清明,不止是一个节气,更是文明的符号和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彰显。我们看到,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都江堰市的清明节已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文明之风的载体。(本报记者 宋正刚 刘晓 沙维玮)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所有人 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