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岷江河畔结共建,红土地上传佳音。5月29日、30日,市长征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兼党支部书记李崎带领部分支部委员、党员前往汶川县绵虒镇玉龙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并实地考察当地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双方一致达成在红色历史文化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意见,携手促进红色板桥关的打造,建设红色美丽羌乡,推动区域红色文化旅游发展。
据悉,汶川县绵虒镇玉龙村是长征期间红四方面军与川军激战过的地方,当地板桥关、板桥沟和板桥山的战役故事在百姓中仍有流传。“打不过的铁板桥”,是自板桥关战斗之后在当地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句口头禅。这场战役是红军在汶川县三大经典战役之一,党史军史、阿坝史志及老红军回忆均有史料记载。在实地踏勘中,历史逐渐显现,如今板桥山上还保存有长达十多公里的战场遗址,包括战壕、营地、练兵场、指挥所、关隘、古道等,规模较大,保存完好,是省内不可多得的红军战场遗址,是十分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
为期两天的考察中,李崎一行先后考察了汶川县红军纪念馆、板桥山、板桥沟等红色遗址。从海拔1200米左右上升到海拔3500米处,穿丛林、过险滩,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重走长征路。考察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长征研究会党支部针对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提出了建设性、可行性意见:整理一套资料,通过广泛收集、整理出史实资料,还原历史;成立一支队伍,找寻当年的亲历者和见证者;组成一支志愿者队伍,共同挖掘、传播红色历史文化;推出一批宣传,利用每年重大节日、节点,有计划逐步推出宣传,扩大红色历史知名度和影响力。
共饮岷江水、都汶一家亲。2018年7月27日,都江堰市与阿坝州汶川县签订区域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李崎表示,立足区域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双方结对帮扶后,长征研究会党支部和红色教育基地长征书院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全面考察、挖掘、梳理汶川县绵虒镇和玉龙村红军战斗遗址资源,为打造红色板桥关、秀美玉龙村提供有力支持。 (本报记者 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