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1-06/18/009912.html

等待处理…

闲在·时光:大隐于市,偷得浮生半日闲

本报记者 宋正刚
点击量:41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两个老灌县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不知不觉便觉得亲切了不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拉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共同的记忆。对于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人而言,幸福路绝不仅仅是一条街道,而是记忆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灌县城很小,也不过几条街吧,人们所说的城里头,往往就是指幸福路及周边一小块儿地方。毫无疑问,这条街集中了老灌县的繁华与风韵。

又一个夏天到了,街两旁的梧桐树依旧为行人遮住烈日、送来清凉。只是,如今的幸福路已不再是往日的模样,变得更加时尚,更加靓丽,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散发出一座川西古城别样的魅力。而幸福路上的民宿,也展现出各具特色的韵味,不仅是众多游客的旅途休息站,更成为不少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幸福路的往西片段

我是在幸福路长大的,这条街有我不可言说的成长密码。上世纪80年代,我妈在这条街的工艺美术社工作,就是在一张大案子上粘粘信封、作业本什么的。案子对面有位胖阿姨,他们一边聊天一边粘信封。就这样,窗外的梧桐树叶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可以想像她们俩在一起说的话有多少。

我小时候不怎么走路,全是用跑,膝盖上老有跌倒时摔的伤,刚结疤,又有新的伤。出了工艺美术社小跑一阵,就到了新华书店。我还不认识字的时候就在里面乱翻书玩,看画儿呗。连环画看不到,因为全放在柜台里,就怕小孩子胡乱翻。我如果包里有了五分钱,总要去买一本小小的连环画,只可惜有五分钱的时候很少。在街的对面,有一家灌口镇医院,也就是如今大家口中的二医院。附近有一家塔虹影楼,那些年很出名,很多年轻人喜欢在那里照所谓的“艺术照”。楼上有一家录像厅,后来放起了“镭射电影”,名字很洋气,现在想来,大约就是投影吧。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商业街开街时,好一番热闹。当时能在这条街买门面的,都是名噪一方的“万元户”。而岷江边有一棵皂荚树,也不知有多少年的树龄,有人捡了皂荚回家洗头发、洗衣服……说了那么多,仿佛和今天要介绍的民宿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住在幸福路任何一家民宿,都可能将遥远的历史唤醒,仿佛沉入杯子的茶叶,轻轻晃动,那些陈年旧事就会浮现眼前。

听说我想写写幸福路上的民宿,有朋友说,一定要去“闲在·逅舍”。听他描述,住在那里可以观山看水,当然也可以逛古城,心里很是向往。原以为幸福路是自小长大的地方,熟络得很,这家民宿可轻易找到,可走了一圈仍不得要领。经过了一棵棵梧桐树,而记忆中的地方早已不在,是啊,旧船票登不上今天的客船,过去的经验又岂能用在今天?如今的幸福路依然热闹,一条街上有鳞次栉比的服装店、餐馆、饰品店……街道中间又多了许多旅游商品售卖店,街边塑立的雕塑仿佛诉说着这座城市遥远的过去。

我去的那天虽然不是节假日,依然人流如织。好在有“高德地图”,在杨柳河街的对面,直通仰天窝廊桥的一条路上,大约就是以前灌口镇医院的位置,我终于在一个不显眼处发现了“逅舍”的字样,“闲在·逅舍”的大门便开在这里了。不由得纳闷,一般商家都会将自家的招牌做得大大的,唯恐别人看不到,而这家民宿却反其道行之,增加了几分“曲径通幽”的雅趣,有了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意境。

穿越至“闲在”空间

进得门内,映入眼帘的是洁白的墙壁与干净简约的镂空木格栅栏,一下子把人的思绪拉入了另一种空间,一面是市井烟火,一面是“闲在”境界。进入垂直电梯,电梯门上的图案竟然是松茂古道的示意图。“三垴九坪十八湾,一锣一鼓上松潘”,老灌县耳熟能详的名句,一下子将人拉到了遥远的过去。升至3楼,从狭窄的序幕空间突然进入开敞的露天院落,眼前顿时豁然开朗,有柳暗花明之感,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川西小院”竟然不可思议地呈现在眼前。在楼上,我看见了记忆里的小青瓦、坡屋顶、木穿斗、石水缸、绿荷叶,玻璃窗外是若隐若现的瓦上空间……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经历,仿佛完成了一次空间的穿越!

一位罗姓的管家笑盈盈地站在眼前。说起民宿名字的由来,她说,“闲在”取自于唐代诗人李涉《题鹤林寺壁》中的那句“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逅舍,则延续了“逅海·朴语”海景客栈中不期而遇的温暖韵调。此外,“舍”字由亼(屋顶)、屮(梁柱)、口(基石)组成,意为予人歇息的居所,这名字又给小院平添了几分安谧与宁静。这里有宽敞亮丽的阅读室,让人在清新环境里沉溺于书海。一步一景的精致公共区域,处处有雅趣,让人心旷神怡。

“闲在·逅舍”最大的魅力,是屋顶。也许有人会问,屋顶有什么魅力?如果看过姜文导演的电影《邪不压正》,看到彭于晏饰演的李天然在连绵的瓦山上跳跃,那你就会懂那种空灵而又自由的美感。

顶楼的蝶形观景平台上,可以望见不远处山峦起伏,头顶天空湛蓝。将身子倚在栏杆上,近处是仰天窝廊桥之处的繁华,耳畔是岷江水从水闸泻出时的哗哗响声。这样的瓦上天台院落可谓独树一帜,当面对连绵不绝的瓦山与寥廓悠远的山光水色时,这样具有仪式感的体验一定会给人带来强烈的情绪感染。整体营造出一种人与山水独处的氛围,烘托着都江堰工程的恢宏感、神圣感和永恒感。

一扇门一个世界

一扇门一个世界?这家民宿的客房让人无限好奇。客房分布大部分在空间的四周,少数在中央,仅35个房间,却拥有17个完全不同的房型。很少有民宿或酒店会大费周章,打破原来千篇一律的模式化客房,而“闲在·逅舍”的每间房不仅在内部格局和摆设上存在差异,外部景致也各有特色。可谓是匠心独具,也体现了民宿主人对美的不懈追求。

由于灌县古城的建筑普遍不高,使“闲在·逅舍”的每个房间都有极佳的视野。稍稍抬头,即可见近处的玉垒山和远处的赵公山,以及连绵不绝的巍峨雪山。而稍稍低下头,即可见奔腾不息的岷江,让人生出“逝者如斯”的感叹。

随意进得一处房间,内里宽敞明亮,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大”!比平日里所住的酒店房间要大很多。家具多是用的原木,至于汉斯格雅的洁具、杜拉维特的马桶、金可儿的床垫、澳洲顶级护肤精油品牌Appelles……显示出这家民宿对品质生活的极致追求。在客房视觉语言的把控上,不但保留原来建筑院落格局带有的中式基因,同时设计师也将其他元素融入。譬如人字形的坡面吊顶、镂空的木质屏风、百年圆木茶几,富有新中式的意味;纯白色的墙面和床品、极富质感的原木色地板和简约实用的家具,象征着些许北欧风;而角落里茂盛的盆栽还平添了几丝热带风情。它们在空间里涌动交汇,达成了一种平静的和谐,“混搭”出独属于“闲在·逅舍”的一种独有空间气质。

最让我产生情愫的是,在民宿的房间里透过窗可以看到童年那棵皂荚树。住在这里,你可以认识一个真正的都江堰,一个有山有水有人情的都江堰。当然,你也可以什么也不做,直接“躺平”,躺在房间的大露台上,就可以听到风声、鸟叫、蝉鸣声,以及激流的岷江水经过都江堰时咆哮的声音。

“不管选择什么价位的房间,都能享有所有的景色。”这是管家对我说的一句话。“闲在·逅舍”希望任何人入住都会在不同角度发现都江堰,发现来自天地之间恒久的美。站在房间的露台上,从江面吹过来的湿润空气带着凉爽,轻轻拂过我的脸,不自觉地产生追古抚今之情。

携闲友,品闲茶,观闲景,谈闲情,这也许是“闲在·逅舍”传达的“天府生活美学”。而于我而言,惊喜的是民宿带给幸福路的变化,既尊重传统,又放开视野。同时,这里还是以“松茂古道”为主题的民宿,至于有哪些古道的元素?就需要你来细细寻找了。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