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1-07/06/009976.html

等待处理…

农业发展阔步向前 乡村振兴生机勃勃

本报记者 缪英
点击量:51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从医疗到教育,从住房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无不展现出勃勃生机。在时代的步伐中,都江堰农村建设也大踏步前进:从农户零散化种植到合作社规模化种植,更加科学规范;走特色农业产品路子,猕猴桃川芎茶叶等地标性产品走俏;美丽乡村建起来,曾经的农区变成景区,老百姓的体验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从农户到合作社 规模化种植科学规范

5月是石羊镇川芎收获的季节。今年收获的时节,石羊镇竹瓦社区的周会群、徐兴刚等农户再也不为收川芎、晒川芎、卖川芎操心了。“土地流转给企业,企业进行规模化种植,我们不仅可以收租金,还可以打工挣钱。”

据周会群介绍,以前自己家里种了两三亩川芎,从地里收了川芎后,还要把它晒干;如遇下雨天,还要多些流程把它炕干,过程比较繁琐。以前卖川芎价格也不高,而现在企业有一整套烘干流程,且有一定的销售渠道,啥都不愁。周会群笑着告诉记者:“同样是种田,如今不用操心了,村民们在地里只须认真干活,多巴适。”70岁的徐兴刚干起活来堪比年轻小伙,在石羊镇农贸市场做门卫的他,一个月有近2000元的工资,加上养老保险和土地流转租金,一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对于目前村组实行的规模化种植,他举双手赞同:“我们以前自己搞种植,天黑了都在忙。现在土地流转出去,企业实行规模化种田,我们就很轻松了。”

目前,竹瓦社区土地主要流转给四川修治堂药业有限公司和四川百年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修治堂药业副总经理游兴波介绍,土地流转后,他们首先邀请专家在土壤重金属降解、优质选种上做课题研究;其次在科学管理方面,也有一整套管理流程。最后的药材生产、加工、贮藏等都建立了一整套科追溯体系,从源头保证川芎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

随着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减少,农业劳动力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生产逐渐向少部分种田能手集中。

5月初,在天府源田园综合体天马圣寿源农业有限公司绿色蔬菜示范园内,记者了解到,该园今年接受订单进行大面积育秧并机械插秧。同时,公司还探索出企业+农户的新合作模式,由企业统一购种、育苗、耕地、机插、收割、秸秆还田,村民只管收成。而土地被企业有效利用,下一季轮种蔬菜。这种合作模式实现统一管理提升耕地质量,还解放了劳动力,解决了当下“谁来种地”的难题。

农业特色强起来 地标性产品走俏

都江堰以“四个最严”标准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链条监管网络,成功创建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运县、四川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围绕猕猴桃主导产业,着力产业链激发,创建国家级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培育猕猴桃海关出口备案基地16个。

1980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引种海沃德猕猴桃,成为全国最早人工栽培猕猴桃的地区;1984年开始发展猕猴桃基地;1994年选育出地方品种青城1号、青城2号;1999年引进红阳猕猴桃;2001年开始在平坝区大力推广红阳猕猴桃。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全市猕猴桃种植面积由当初试种的20亩发展到目前的10余万亩。猕猴桃产业已成为都江堰市的支柱产业,成为果农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在天马镇胥家猕猴桃产业园,杨洪清是猕猴桃种植大户。2006年,胥家猕猴桃产业园初建规模为1100多亩。杨洪清一下子承包了几个地块,由于当初没经验,第一年以亏损告终。自此以后,杨洪清开始走师访友,翻书查找资料,再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实践得出自己的一套种植经验。如今,杨洪清种植的猕猴桃远销北京、上海、浙江等地,饱满的口感、优质的服务让回头客越来越多。

2018年,都江堰猕猴桃出口又迎来新突破。产销企业首次与四川顺丰集团旗下的跨境生鲜电商平台合作,出口猕猴桃至尼泊尔、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一带一路”国家,还通过中欧班列出口至俄罗斯及欧洲国家。如今,都江堰猕猴桃已成为我市对外推介的一张绿色名片,助力我市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建设。

2020年,都江堰天赐猕源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名单;都江堰猕猴桃荣获“中国2020年度十大区域公用品牌” “2020年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品牌价值达到21.84亿元。天赐猕源正是都江堰加强农产品品牌打造、着力价值链激发的一个缩影。同时,我市还建成了“大青城”区域公共品牌运营中心,组建了茶产业首家产业化联合体——灌城茶叶,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的三级品牌架构。培育了都江堰猕猴桃、都江堰茶叶、都江堰川芎等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7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美丽乡村建起来 农旅融合乡村变景区

近年来,都江堰市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耕田园综合体试点、深化农商文旅体融合,形成了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美好画卷。

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人居环境的改善让龙池镇飞虹社区村民们的幸福感不断提升。“以前我们家是在猪圈边上搭的旱厕,味道大不说,苍蝇、蚊子还特别多。现在‘厕所革命’给我们一改,就很干净、卫生了。”在高原社区,家家户户都有了独立户厕。记者了解到,2017年,聚焦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短板,我市以“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项目为核心载体,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事项。全市20个社区成功纳入了省级“厕所革命”示范村,无害化普及率达到了90%以上。厕所的粪污实现了无害化的处理和资源化的利用。

在石羊镇七里诗乡,笔直的绿道,整齐的高标准农田让这里成为乡村游网红打卡点之一。在天马镇玫瑰花溪谷,曾经的荒山变成了花山,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靠卖小吃、摆摊赚钱,收入提高了,幸福感也增强了。

从全域来看,山水田园是都江堰市永不落幕的旅游名片。激发乡村振兴动能,建设美丽宜居典范。近年来,都江堰市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围绕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将绿水青山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品牌力、吸引力,以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为主路径,推动传统农业产业迭代升级为“农业+”乡村产业;坚持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有机结合,加快营造山水生态与现代旅游城市相融互动的美丽宜居典范,奋力开创了都江堰“两个率先”乡村振兴发展新局面。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市人大机关组织收看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