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1-08/27/010297.html

等待处理…

用环境质量改善增强民生福祉

——我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点击量:374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干净的街道、清新的空气、优质的水源……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是群众的共同感受,这与我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探索实践密不可分。 一直以来,我市作为成都市生态本底最为厚实的区域,是成都“西控”的核心区域,肩负着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成都平原重要水源涵养地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当前,正处于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关键阶段,我市有机衔接“两个率先”战略安排和“西控”区域“三区一地”建设整体要求,坚定不移走以旅游为主导的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进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建设,发展与保护协同并进,在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方面成效显著。苍穹之下,绿意之中,一个更美丽、更生态、更幸福的都江堰,正缓缓朝我们走来……

提高政治站位 坚决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我市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组建并高效运行市生态环委会、市环保督察整改领导小组、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全面统筹协调污染防治攻坚、环保督察整改等重点工作,出台《都江堰市环境保护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实施办法》,厘清环保责任分工、划清责任界线、拧紧责任发条。

建立健全生态环保机制,组织多部门常态化开展保护绿水青山环保“亮剑”行动,在全国首创的“山长制”被省委深改组推广并获国家林草局肯定,自然保护地管理能力被国家七部委评定为优秀等级。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开展生态保护合作,推进挂牌组建成都市与阿坝州、眉山市、乐山市、宜宾市岷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检察联盟,并承办第二届渝川黔滇藏青六省(区、市)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协作联席会,联合省都管局、阿坝州汶川县、相邻“西控”区(市)县开展岷江流域、沱江流域、龙门山脉生态共治,形成齐抓共管、打击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强大合力。

狠抓污染防治 谱写生态环境保护新篇章

由于全市污染减排空间相对狭窄,加之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环境问题,如何将生态环境质量从“优良”提升到“优”?我市将整治环境突出问题和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总体质量。

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治,拆除西区水厂水源保护区内13万平方米取水无关建筑。动态清零“散乱污”企业,先后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污水革命”。完成张家湾等10余家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置提标升级、垃圾压缩站维修维护,推进2个街道、19个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城区和乡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2%、78%,餐厨垃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建成饮用水水源地数字化综合监管平台,现有空气自动监测站31座、水质自动监测站21座,基本建成全覆盖的大气、水监测监控网络体系,在成都市周边区(市)县中排位靠前。出租汽车清洁能源使用率达100%。

2020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3天、同比增加8天,PM2.5年均浓度3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空气质量实现“三连增”,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排名成都市各区(市)县前列。全市7个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获评小康杂志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榜首、2020年中国百佳富氧县市。一串串数据、成绩的背后体现着我市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汗水与艰辛。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城市发展的稀缺资源,更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也是城市最重要的竞争力。对都江堰市来说,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既是践行“西控”战略维护全域生态安全的政治责任,更是推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多年来,我市坚持保护好生态环境,坚决守护都江堰良好生态本底,重点推进实施生态示范创建、生态价值转化、环境与健康管理、蓝天攻坚、碧水守护、净土保卫、环境问题整治、环保能力提升“八大行动”,按照成都市和我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部署,从“蓝天保卫”“青山映城”“水润蓝网”“净土守护”“景城融合”“宁静灌城”等六大方面启动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让青山更秀美、绿水更长流、空气更清新、土壤更安全、景城更美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使人人都享有生态绿色、文明和谐的宜居环境。(本报记者 沙维玮 文/贾旋 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城区17个路口启动 “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电子警察抓拍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