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1-09/28/010422.html

等待处理…

都江堰猕猴桃科技小院:让科技走进田间地头

本报记者 黄代凤 韩晓曼 文/图
点击量:57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渐入深秋的猕猴桃园里已不再繁忙,累累硕果已被农户采摘送进了集市。但都江堰猕猴桃科技小院却一片繁忙,专家们奔走于田间地头,忙着采集土壤、枝干、叶片和伤流液等,以防猕猴桃病害发生。

农家小院住进研究生

“大姐,我们来看下你家猕猴桃生长情况,采摘些枝干、叶片做实验研究用。”9月26日,在都江堰仙果寨家庭农庄,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钟森正熟络地与农户交流。据钟森介绍,自2020年9月都江堰猕猴桃科技小院成立以来他就来到这里,白天采集猕猴桃相关样本、观察仪器监测数据、解答农户疑问,晚上则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撰写工作日志、研究报告等。

“为了防治灰霉病,我们需要把温湿度控制好,特别是这段时间果子刚采要及时补药,这样才能抑制住病原菌。”每次来到农户园子,钟森和他的师兄姚凯凯都会跟农户详细介绍当季猕猴桃病虫害防治知识,农户们都受益匪浅,其中种植有4亩避雨栽培猕猴桃大棚的刘小红高兴说:“我们猕猴桃园在2012年爆发溃疡病,没过两年树子就濒临死亡,后来多亏川农大专家来指导我们进行病虫害防治,通过避雨栽培技术才抢救回这些猕猴桃,现在亩产量可达近3000斤,而且果子品质也提高很多,让我们增加了许多收入。”

刘小红所说的川农大专家其实就是四川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系猕猴桃病害防控团队,该团队在都江堰市长期开展猕猴桃病害研究与防控工作,经验丰富,成绩突出,为都江堰猕猴桃科技小院成立奠定了技术支撑。据钟森介绍,科技小院是专家团队带领科技人员、研究生长期驻扎农村和生产第一线,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入驻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围绕当地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而都江堰猕猴桃科技小院就是依托都江堰天赐猕源农业有限公司设立,与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都江堰市科学技术协会携手共建的都江堰市首个“科技小院”。小院的首席专家为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学系教授龚国淑,学生团队共有9名,包括4名博士研究生和5名硕士研究生,已多批次入驻,为农户提供全时段、全方位的科技服务,研究课题涵盖都江堰猕猴桃多种病害问题。钟森说:“川农大龚国淑课题组集成了以避雨栽培为核心的猕猴桃重要病害防治技术体系,我们会定期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病虫害调查工作,采集病害样品进行检测,为农户提供精准的猕猴桃病害防治技术、避雨栽培措施等,主要目的就是为都江堰猕猴产业注入科技力量。”

田间地头搭起科研平台

科技小院这个名词也许大家还比较陌生,但一说起猕猴桃溃疡病,种植猕猴桃的农户可是心有余悸。据都江堰市猕猴桃协会会长晏志强介绍,猕猴桃是都江堰重要的农业特色产业,已历经40余年产业发展,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随着猕猴桃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猕猴桃病害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猕猴桃溃疡病、褐斑病、根腐病等在都江堰各种植区发生严重,且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猕猴桃产量和品质,甚至导致毁园,对猕猴桃产业形成威胁,已经成为都江堰乃至全省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都江堰猕猴桃科技小院应运而生,晏志强说:“我们成立猕猴桃科技小院就是为解决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问题,通过引入专家教授、研究生、博士生进驻到田间地头做科研,让他们用科技的力量保障都江堰猕猴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科技小院成立后,迅速开展猕猴桃褐斑病、溃疡病等猕猴桃重要病害的相关科学研究,龚国淑教授和陈华保副教授也多次亲赴小院指导。为进一步发挥好“科技小院”平台优势,小院还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积极整合科普资源,通过开展培训课、猕猴桃病虫害防控知识讲堂等培养一批“土专家”,为农村发展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专业人才队伍,推动农村人才引培并举,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化。

“在田间地头开展科研,能直接对接产业需求、顺应农民盼求,产学研零距离。”晏志强说道。作为猕猴桃科技小院的专家之一,在他心里,科技小院一头连着高等学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学生们不但科研能力、专业素质得到了提高,还切实了解了农业农村发展情况。他说:“我们希望建立一家小院、带动一个产业、辐射一片乡村,培养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新型人才,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助推产业升级,为我市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科技小院凸显人才培养

“现在田间温度是27℃,温度比较合适,但湿度比较高……”通过田间智能微气象监测仪,钟森和姚凯凯可以清楚地监测到田间温湿度,判断最近气候是否适合猕猴桃病害发生流行,以此提供病害防治依据。之后,他们又会进入另一个猕猴桃园采集太阳能自动孢子捕捉仪上的玻片,并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姚凯凯说:“我们每一位研究生从入驻第一天开始,每天撰写工作日志,通过记录当天工作、实验等情况来总结经验,目前已累计撰写日志200余篇,近十万字。”

在姚凯凯心中,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据他介绍,科技小院凸显人才培养平台作用,现已有3名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论文的试验开展和相关数据与都江堰猕猴桃科技小院密切相关。他认为,只有深入田间地头才能发掘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在他们入住的一年里,已前往数十个果园进行病害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开展田间指导与相关实验。截至目前,科技小院开展20余次田间指导,指导农民数逾300人次;开展现场培训2场,培训人数达500人;建设新媒体科普阵地,发布科普抖音视频15期,播放量突破20万。

在专家们的助力下,都江堰市猕猴桃在2007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0年,“都江堰猕猴桃”品牌价值高达21.84亿元。科技小院还联合211高校校级社会实践重点团队赴都江堰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调研与技术支农助农服务。晏志强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科技小院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小院人才培养平台作用,让更多学生参与小院建设,同时做好科技服务工作,用科技创新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让都江堰猕猴桃收获属于科技小院的甜蜜果实。”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市关工委扶贫助学成效显著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