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2-03/11/011220.html

等待处理…

老灌县,童年的背影

作者 朱晓剑
点击量:586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1

都江堰市(灌县)的马及时老师又出新书了。这一次依然是儿童文学,却是回忆童年的生活,书名就叫《童年的背影》。童年时代,马老师生活在灌县,这段童年生活在今天看来,别有深意。

这个春天,读到《童年的背影》,确实让人感慨万千。这是因为书中所描写的是一个苦难的童年,生活并非是今天想象的那样美好,一家老小九口人,靠母亲一个人的工资生活(父亲被打成了右派),自然是捉襟见肘(这在今天更是不可想象的)。

于是,这苦涩的童年中又有新的乐趣,既有城市童年的记忆,又有乡村生活的叙事。这样的故事,对于上年纪的读者来说,是亲切而又有魅力的。

在阅读这本书时,就被作者的叙事所打动。文章的开首就有一段文字,讲述童年某段故事的起因,而勾起这回忆的,是一幅幅黑白老照片。这些照片的作者既有本地作者的,也有外国人镜头里的成都风情,这就让童年在大背景下有了生动的叙述。

2

和马老师认识有数年之久了。记得第一次见面,还是在《都江堰报》编辑部,当时,他就签赠了作品《金蝉唱晚》。其实,那时候我很少看儿童文学作品,但读了他的作品之后,给人感觉他笔下的故事、人物,是那样的幽默、风趣。

其实,在各种文学活动中,马老师是很少发言的人。除非不得已,才说上一段话。这样的低调,与一些高调作家形成鲜明的对比。后来,我又陆续读到他的许多作品。想不到,他一直在进行创作,内容大都跟都江堰有关,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都江堰人生活的变迁。

这种变迁的记录,与史料讲述的故事又迥然不同。这是生活化的部分。不过,从文学作品中看世态变化,进入到学术研究领域,在今天也逐渐被学者所接受。

因此,马老师笔下的都江堰故事,也是都江堰市历史的一部分,虽然是以文学的方式所讲述的。

3

还是回到《童年的背影》,这里所使用的地名大都是都江堰市以前的名字:灌县。

这本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你好,小时候”,记录了看小人儿书、补锅匠、端午节的草药香、打鸟儿、学雷锋记忆、打水脑壳、柳河边洗衣服、捞“叶叶柴”。

第二章是“童年的欢愉”,这里主要写童年的游戏,它们正在消失,或者已经消失,包括跳橡皮筋、骑马马、打克郎球、翻花、滚铁环、蛇抱蛋等当年典型的儿童游戏。

第三章是“岁月与记忆”,这里记录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都江堰生活,有着独特的时代印记。比如旧斗篷、背黄泥巴(参加都江堰的岁修)、割肉、蜂窝煤、“猪二爸”、卖粪、吆鸭棚子等内容,从这些可以看出当时的都江堰人是如何生活的,又可以看到灌县的民风民俗。这本书,可谓是老灌县的最佳人文儿童读本。

第四章为“梦中的母校”。这里既有收录语文教材的《王几何》,也有对母校的深情回忆。如今,这样的记忆是宝贵的。

4

在这本书的扉页上,马老师给我题写了这样一句话:童年的回忆,总是那样的快乐而又忧伤……

确实,我们回忆起童年生活,那时候的日子,并没有今天过得美好,却是内容丰富的。那一种简单的快乐,是今天的孩子无法体验到的。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许多的忧伤。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做一只奔跑的风筝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