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蒲阳街道莲月社区,正是一派湖光山色意朦胧的景致。这里距市区20分钟车程,交通便利,随着社区多年来致力于乡村振兴战略,挖掘竹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如今,此处早已成为游人心生向往的理想山居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山清水秀引游客无数
“哇,好多竹笋!”4月19日,游客正兴致勃勃地在莲月社区体验挖笋的乐趣,当看到竹笋时不禁发出惊叹。
记者看到,密密匝匝的竹林下,竹笋层出不穷,这儿一簇,那儿一堆,高矮不一、星罗棋布,令人目不暇接。望着鲜嫩的竹笋,游客急不可待地弯下腰采摘。前来采笋的市民王科林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亲自采笋,他说:“我们今天是带孩子来体验采笋的。穿梭在竹林间让人感觉很惬意,更让人惊喜的是这里有着旖旎的风光,就近有安缇缦供孩子游玩,有莲花湖可以划船,因为疫情虽然不能远游,但在都江堰本土就有这么美丽的地方还是能纾解我们的旅游愿望,确实很不错。”
据莲月社区党总支书记苟祥忠介绍,近年来,社区在各级党委领导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加强村庄制度建设、推进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等一系列活动,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始终秉持“党引民干,共治共享”社区发展治理思路,实现了社区面貌、产业发展和群众致富的良好转变。苟祥忠说:“多年来,依托社区天然生态本底,我们针对乡村振兴大力招商引资,引来御庭集团,打造了集旅游休闲、山地户外运动、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安缇缦国际旅游度假区,并借助莲花湖景点、莲音火锅美食,不断吸引游客来此观光、体验乡村游。每到采笋时节,这里都会吸引本市和成都市游客来此体验乡野之趣,夏天来莲花湖荡舟和安缇缦避暑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旅游路,这不仅壮大了社区集体经济,也促进了群众共同增收致富。”
产业发展促居民增收
切割竹子、固定栅板、编织竹筐……当天,记者在位于莲月社区的竹子粗加工厂看到,这里的工人正忙着编竹筐。
据了解,2003年,社区带动居民大量种植竹林,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笋用竹和药用竹生态产业,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示范、合作社带动”的发展模式。目前共有竹子8000亩,年产竹子1600吨,食用竹笋300吨,竹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支撑产业。这里竹子种类众多,有用于竹编、粗加工竹纤维、生产纸的慈竹,食用和粗加工竹纤维的雷竹,提取竹绿素用于中药材和粗加工竹纤维的粉绿竹,可食用、竹编和建筑使用的楠竹,以及食用和粗加工竹纤维的方竹,均取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为促进竹产业发展壮大,社区还成立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促群众增收。社区先后招引四川霖木农业有限公司、都江堰市双红农业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和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3000余亩,群众在收取租金的同时还可以就近在企业就业。
在竹加工厂上班的蒋洪荣告诉记者,由于年龄大不能外出打工,他便常在这里编竹筐,“我们家种了30余亩竹林,既有笋用竹,又有药用竹,最多的是慈竹,以前砍了拿出去卖路程很远,价格也便宜,每年收益都不太好。现在这里办了竹子粗加工厂,既为我们的竹子谋了好销量和效益,也给我们提供了就业机会,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真是太好了。”
苟祥忠告诉记者,下一步,社区将以建设民主和谐文明的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为抓手,提升社区整体形象,利用莲花湖、安缇缦等知名景点,进一步招大引强,深耕竹编产业,拓宽农旅发展路径,让群众增收,早日建成“湖光山色辉映,一三产业互动,田园新村相融,社会和谐幸福”的新莲月。(本报记者 黄代凤 韩晓曼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