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按照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行业疫情防控组相关要求,我市多家企业试水首席健康官制度。由市经科信局牵头,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各镇街负责,对全市构建企业首席健康官、健康管理员等健康管理制度进行了细化,制定了《关于构建企业首席健康官等制度实施方案》。一个月过去,针对近段时间疫情防控形势,首席健康官进入“实战”状态。一批首席健康官在多个企业、园区等场所上任,在疫情防控、护航员工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做好疫情防控“守门人”
“这是今天的疫情防控一览表,请大家一一对照自查,及时汇报相关情况。”4月14日,在浩旺机电产业园内,首席健康官李寒松正将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人员社区分类管理措施一览表等最新更新的内容发到工作群里。他说:“一览表的内容一有更新,我们就会及时发送到工作群里,并张贴在大门口。每天我都会定时和门卫沟通,了解人员出入情况,及时传达成都市疫情防控的规定和举措。”
李寒松是浩旺机电产业园的负责人,产业园内有20家企业,员工有500多人。他告诉记者:“我们是一家中小企业孵化园,企业多,人员情况相对复杂。实施首席健康官制度以来,一些管理人员心里没底,怕做不好。于是我决定自己来担任这个首席健康官。”
为做好首席健康馆,李寒松近段时间都在了解和学习相关制度,力争用最快的时间熟悉相关内容。对于市经科信局印发的《关于构建企业首席健康官制度的实施方案》,他谙熟于胸。“每天都要到园区内企业走一走,多问几个问题,而且一定要问到点子上。这要求我必须对疫情防控政策了解透彻,才能有效地助力企业履行好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李寒松说,自己身上多了一份责任,还需要不断地进步,用更好更优的管理方式保障员工身心健康。
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营商环境部副部长何翔告诉记者,根据疫情防控有关工作要求,功能区内340余家企业全部建立了首席健康官制度,通过信息报送机制的完善,进一步加强了与企业首席健康官的联系,动态掌握企业员工的行程,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用细心让员工安心
清明假期后上班第一天,李寒松8点钟上班,第一时间就要求园区内企业上报员工情况,核实假期是否有员工离蓉、外省出差回来的员工有没有做核酸,等到全部确认并无异常后才松了一口气,并告知各企业负责人:“没有特殊情况也要按规定及时报告。”
李寒松告诉记者:“作为首席健康官,我必须要对产业园内的每一位员工的健康负责。我们建立起了人员流动情况台账,对相关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对进出人员严格落实测温和三码联查。同时,保证防疫物资充足,开展了多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每天安排专人在园区内进行消杀作业。加强了与社区、功能区、市经科信局等单位的联系,坚持‘常态情况每周报、应急状态每天报’的信息动态报送机制。”在工作群里,李寒松不时提醒和鼓励员工学习更多的健康知识。他在发送疫情防控相关政策的同时,还会实时发送健康知识,让大家了解这一阶段专业上最新的健康监测方式,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他说:“很多人都在疫情防控的岗位上坚守,这让我意识到首席健康官不仅是一个称号,更是一份担当。”
据市经科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深化推进“健康园区”和“健康企业”建设,提升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水平,完善新冠肺炎疫情群防群控机制和平战结合的政企联系服务,我市在全市范围内推动设立企业首席健康官、健康管理员等健康管理岗位。截至4月14日,全市744家工业企业已有738家设立健康管理岗位,其中134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部设立首席健康官,建立率达100%,确保了全市工业领域疫情防控不留盲区死角。(本报记者 宋正刚 王银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