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2-05/20/011611.html

等待处理…

大遗产:
保护与传承并举,
擦亮世界遗产金字招牌

点击量:385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编者按:

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期间,都江堰市委书记蒋蔚炜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党代会报告里特别提出,要让成都这座世界文化名城彰显新魅力,打造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都江堰的发展方向和文化底蕴与成都的发展目标完全契合、一脉相承。都江堰将围绕“五个大”(大遗产、大灌区、大青城、大熊猫、大冰雪)全力打造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为成都更好彰显在四川省的主干极核作用提供有力支撑。即日起,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全力打造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专栏,围绕做优做强郊区新城基本功能、核心功能和特色功能,结合“五大新城”建设工作实际,深度解析都江堰特有的“五个大”的文化内涵,全面展示都江堰市贯彻落实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全力打造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的实践与探索。

曾有人说,都江堰人不管走到世界的哪一个地方,都可以自豪地说一句“我来自世界遗产地”!而从远方来的客人,不管是政商翘楚,还是社会名流,也都会怀着一颗仰慕之心拜水问道。世界遗产地这块金字招牌,让都江堰市建设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有了充足的底气!

大遗产,是祖先对都江堰人的丰厚馈赠,是自然对这片土地的慷慨赐予;她不仅属于这座城市,更属于全人类。在向着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目标前行的征程中,人们可以通过“活着的古迹”触摸历史,通过科技新突破讲述古老的故事,让文化遗产与城市文明共生,以文化之韵赋能青山绿水……

三遗:最耀眼的荣光

时间回溯到2000年11月29日,都江堰市代表团赴澳大利亚凯恩斯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上,一致通过青城山-都江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消息传来,都江堰市一片欢腾。天府之源都江堰,道教发源地青城山,经过千年风雨沧桑,再一次绽放出了青春的光芒!

2006年7月12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作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2005年7月17日,在申报攻坚阶段,一只野生大熊猫跋山涉水,闯入都江堰市区,在得到救助后,重回大自然的怀抱。这个偶然事件,为中国赢得大熊猫栖息地申报世界遗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让人们把这座城市称为“熊猫故乡”。

2018年8月14日,在加拿大萨斯卡通举行的第69届国际灌溉排水执行委员会议及国际会议上,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功通过2018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选,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至此,都江堰市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集三项“世界遗产”桂冠于一身的县级市,在世界的舞台上,在浩瀚的时空中,“三遗”之城的桂冠熠熠生辉。

大江奔流不息,谱写时代新篇。22年来,全国文明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首届人居环境范例城市、迪拜国际人居环境示范城市、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天府旅游名县、全国长寿之乡、中国田园诗歌之乡……一项项殊荣为城市桂冠镶嵌上颗颗璀璨明珠。

据都江堰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管理局提供的数据表明,2000年青-都景区接待旅游人次141.04万人次,门票收入5136.26万元;2019年青-都景区接待旅游次1073.05万人次,门票收入50383.64万元;递增率分别为11.93%和13.52%。青-都景区20年间门票收入增长了近十倍。如今,不同肤色、各种语言的人们汇聚到这座城市,旅游、度假、投资、兴业……一幢幢具有国际范的建筑巍然屹立,一个个产业带动性强的项目拔地而起。应该说,这座城市的华丽蜕变,无一不和“大遗产”有关!

保护:最重要的责任

对一个老灌县人而言,今天所见的青城山、都江堰与过去有所不同。应该说,都江堰人比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清楚地明白“遗产”的价值,更注重保护珍贵的“遗产”。

就青城山-都江堰景区而言,22年来,都江堰市投入数十亿元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和提升。首先,完善旅游交通设施,达到安全、畅通、舒适。投资改造通往景区的道路,增设和规范了景区旅游公路沿线安全警示路牌,在危险地段安装玻形防护栏。对景区桥、亭、游山道实施维修整治,维修景区游山道36公里、茅亭危亭83处、桥15座,游步道全部采用黄沙石、青石石板和卵石,与自然环境协调。按照生态化停车场的标准,改造景区停车场,科学设置停车分区、回车线和出入口,设置了体现道文化、名人文化的石刻、石碑和景观小品。另外,景区高标准修建游客中心,功能设置完善,按照高标准、高起点、规范化的要求,重点抓好游客中心建设,把它建成青城山-都江堰的对外窗口。

为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规范设置了景区内标识标牌系统,都江堰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管理局编制了《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标识标牌统计表》,确保了各类引导性标识达到国家规范标准。

在日常工作中,都江堰市切实做好风景名胜区内森林资源、名木古树、滩涂绿地、桩头、盆景的保护、建设管理,景区内园林树木的栽植调整以及四季花卉的布置工作。2017年5月23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将种植在故宫、带着泥土气息和扑鼻芬芳的太平花交到都江堰市市长手中。这株取自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前的太平花随后被小心包装,踏上了归“家”的路。经过53个小时的旅途,它于25日傍晚7时回到家乡,并被栽种至都江堰景区清溪园中。“一株太平花,半部中国史”,雪白晶莹的太平花在景区内盛开,是都江堰市“大遗产”保护的一个“小缩影”。

都江堰市域内散落着诸多文化遗迹,芒城遗址、玉堂窑址、奎光塔、灵岩寺及千佛塔、城隍庙、官家花园、上皇观等文物保护单位历经风霜,正在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都江堰市厚重的文化积淀。

都江堰市文保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都江堰市持续开展文物遗产保护工作,一是大力夯实遗产保护基础。扎实开展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确保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二是全面做好遗产地监测。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三是规划先行提供有力保障。陆续推进实施了《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保护管理规划》《玉堂窑址保护规划》等多项重大规划编制,为全市各级文物、遗产的保护管理、展示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法规保障。四是合理修缮维护文物安全。近年来,都江堰市通过积极争取上级4000余万元专项资金,自筹分批次投入4000余万元本级资金,用于文物保护修缮项目。”

服务:最贴心的温暖

对一个来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的游客而言,“方便”是最大的感受,20年来,票务管理方面早已结束了传统的手工售票方式,全网预约购票平台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水平。游客可通过该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多渠道预订、支付购买门票,游客抵达园区后可在自助检票通道凭电子证照或人脸识别方式自行检验入园,为游客带来便捷安全的游玩体验。此外,该平台通过分销系统无缝对接线上OTA平台,打造旅行社OTC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全渠道同步分销,有效满足了游客对各种旅游要素的需求。

2011年,青城山—都江堰景区被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中国电子学会授予“风景名胜区数字化示范基地”,这意味着景区的数字化建设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展开。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景区下辖都江堰市数字化信息网络管理中心2012年建成以来,通过多年的智慧景区建设发展,应用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和旅游业融合,不断提升景区管理、服务、营销水平,通过多次重大升级,构建了以“两心、一库、三平台”为核心,“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为主体,30多个业务子系统为支撑的智慧景区管理服务体系,建成投运了都江堰旅游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网站和旅游呼叫中心,完成景区全网实名制预约入园票务系统、景区环境监测系统、安澜索桥客流量系统、“金牌解说”项目、“一部手机游都江堰”小程序、“一张地图游景区”等智慧化建设项目,初步实现了看得见、联得上、呼得应、调得动的现代化管理,使游客旅游体验更加舒适、便捷,使景区管理服务更加全面、精细。

去年10月18日,都江堰市委书记蒋蔚炜来到青城山下的都江堰市数字化信息网络管理中心,详细了解中心核心功能运转情况,查看了客流统计分析、景区实施监控、旅游产业运行、森林防火监控等实时监测数据,听取全市旅游安全、智慧景区建设等工作情况汇报,详细询问游客结构、人均旅游花费、过夜游客比例、旅游产品打造等情况。蒋蔚炜强调,要立足文旅融合发展实际,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加强数据的采集、整合、分析、利用,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以精细化管理和优质服务增强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

都江堰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景区聚焦‘云上都江堰、数字青城山’,升级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通过应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拓宽采集渠道、丰富采集种类,进一步强化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优化停车场空位指引等智慧功能,打造‘全行程、管家式’智慧化管理服务系统。积极探索搭建“旅游新消费+区块链”应用新场景,逐步打造数字孪生景区,抓紧抓实NFT项目产品开发,全力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

数字化建设,正持续提升“大遗产”的管理水平,为迈向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活化:最勇敢的创业

如何让世界遗产活化?一直是投资者和创业者们思考并践行的的命题。今年4月,由都江堰市文体旅局指导,幽澜文创董事长唐蓉女士策划,川音成都美术学院高中立教授悉心指导,集合主要创作人员20余人,历时两年,共同创作的都江堰历史神话故事《李冰治水》正式亮相,以此致敬古人智慧,感念祖先恩泽。

近年来,成都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核心区域,数字文创经济蓬勃发展,都江堰市一批创业者们以实际行动保护和传承天府文化,助力构建世界遗产山水文旅新城。2020年8月,幽澜文创与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签约合作共同打造开发“都江堰市历史神话故事丛书”项目,内容包括《李冰治水》《左卿化鹤》《天师降魔》《黄帝访宁》《二郎伏龙》《药王培芎》六部作品,意在挖掘在地文化、激活文旅核心内容,结合都江堰市旅游特色和产业基础,传承文化,活化“遗产”,进一步向大众展示“三遗”的魅力。

近年来,通过深入挖掘青城山、都江堰世界遗产品牌价值,融创文旅城、五粮液青城山国际康养中心等一批文化、运动、休闲旅游承载地不断问世,国家级旅游景区集群逐步形成。未来,都江堰市将进一步打响“大遗产”品牌,推出“致敬世界遗产”等旅游线路,联合三星堆、九寨沟、峨眉山共推“遗产游”,开启新一轮的遗产价值转化行动。游客来都江堰,不光是逛景区、喝夜啤、住农家乐,还可以品美食、购特产、赏文化、享健康,“都江堰产、都江堰造”的附加值在产业建圈强链中升华。

都江堰市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全力打造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目标,都江堰市将全面整合丰富的社会优质资源,搭建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公共平台,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系列举措,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一是着力推动大遗址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立项申报和具体实施。规划建设都江堰博物馆、水利博物馆、青城山博物馆等文博场馆矩阵。二是积极加强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大遗产范围内各类文物、历史文化、非遗资源,以文保点位、非遗传承基地、博物馆为载体,通过产品设计和线路策划,打造出一批精品研学旅游线路,推动都江堰市代表性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相融共生、创新性发展,让遗产得到充分活化利用。三是引进国内外知名创作团队,以遗产地核心文化元素为基础,设计、开发出多种主题的系列爆款文创产品,形成网红效益,让游客能带得走、记得住,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优势转变。”

“大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古堰儿女共同的骄傲,在都江堰市全力打造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的征程中,将不断推陈出新、赓续发展、熠熠生辉!(本报记者 宋正刚)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悠悠药草香川芎迎来丰收季节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