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3-11/21/014775.html

等待处理…

用心做优全龄服务
用情绘就幸福底色

点击量:236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关乎千家万户和百姓福祉,也是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水平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幸福街道新联社区坚持把为老、为小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少有所教、老少传承、家校社共育提供便利条件,用心、用情托起“一老一少”的幸福生活。现下走进新联社区常常能看到,老人们在公益课堂上歌唱、舞蹈,孩子们在志愿者陪伴下学习、玩乐,“颐幼相伴、其乐融融”的温馨场景让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心生喜悦。

回应群众“点单” 家校社“多向奔赴”

社区儿童友好空间应该是什么样子?成都市级儿童友好社区新联社区给出了答案——从孩子的角度、孩子的思维去塑造社区新场景。新联社区通过不断优化功能布局、升级多元服务、叠加特色资源,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为社区青少年营造一个和谐、安全、多元、多彩的成长环境。

据悉,新联社区现有人口11438人,0—18岁儿童1532人,其中0—3婴幼儿186人,3—6学龄前儿童367人,6—12学龄儿童583人 ,12—18青少年396人。“由于时间问题,双职工家庭在工作日下午及寒暑假期间存在‘带娃难’,希望社区搭建一个平台为周边儿童提供各类托管服务和教育活动。”在一场协商议事会上,有居民提出建议。于是,社区工作人员深入走访不同年龄段儿童群体和“上班族”家长,充分了解并归纳梳理不同群体具体需求。

2019年暑期开始,社区利用综合服务阵地资源,为居民提供托管、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寒暑假托管服务。开设安全自救、健康教育、手工制作、文化文艺、作业辅导、社会实践等多元化课程,每一天,教室里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几年来,居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托管”方式,每到寒暑假,都会带着孩子们准时到社区“报到”。截至今年,辖区已有300余名孩子参与暑托班。

为了切实解决群众“带娃难”问题,社区又将“托管”方式升级,精准聚焦“放学后”,开设“四点半课堂”,探索“家校社”共育新模式的惠民特色项目。新联社区负责人说:“我们发动辖区学校、医院及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联动共建,依托联动军休所、标准化早教托育机构、专业化教育机构等优质资源,拓展细分教育品类以及各类人群需求,引入社会团体和志愿团体,开设了四点半课堂。”

据悉,四点半课堂设置英语、国学、体能、书法、阅读、手工、社会实践等课程,并设置了运动场地。工作日期间,每天下午会由社区工作人员负责将孩子们接到社区,再由志愿者为学生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等。“放学后孩子们在这里做作业、看看课外读物、参加兴趣课培训,还能提高独立社交能力,为我们这些双职工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社区想得太周到了!”辖区居民李琳由衷地称赞。

在解决了“带娃难”问题后,新联社区又将重点放在了丰富青少年课后生活上。“通过汇聚各方合力,开展多元服务,满足孩子们所有的小期盼。”新联社区负责人说。其中,就包括了军事夏令营活动。为促进社区辖区青少年体教融合发展,强化青少年身心健康,充分发挥“社区军政委”社区治理新担当作用,暑假期间,新联社区还会联合共建单位开展军事夏令营活动。“抬头、挺胸、收腹……”在教官的一声声指挥下,小小“特种兵”们精神抖擞,认真学习领会每一个动作要领。夏令营虽没进军营,但却精心设计了队列、体能、军事素养、行为习惯、抗挫折训练、生命安全教育、团队协作训练、行军拉练、感恩教育等军事课目,由军休干部担任指导员、教官,让孩子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了解红色故事、强化团队意识、厚植家国情怀。

参与夏令营的宣雅茜说:“我第一次参加这么特别的夏令营,学到了国防知识,开阔了眼界,还有军人身上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

解锁养老新模式 老人满满幸福感

那么新联社区是如何推动养老孝老敬老蔚然成风的?“老人幸福网”是如何织密织紧的?记者走访了解到,新联社区通过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举办文体活动、进行义诊义剪、公益培训班、上门慰问等系列活动,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近日,30余位居民欢聚在山水天成二期小区,体验插花艺术,共同享受指尖艺趣所带来的惬意时光,不时传出一阵阵欢笑声。现场为老人们准备了赏心悦目的玫瑰、桔梗、康乃馨、满天星等鲜花,阵阵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跟随花艺老师的讲解和演示,居民们兴趣盎然地摆弄着手中的花材,不一会,一束束错落有致、色彩鲜艳、造型各异的插花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参与活动的陈婆婆说:“参加了这个活动,不仅学会了插花,还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放松,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这是新联社区公益课堂掠影。为丰富辖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社区老年居民幸福指数和生活品质,新联社区为居民提供免费的场地,整合共建单位资源,组织由志愿者、共建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教师团队,开展科普、康养、插花、舞蹈、茶艺等课程。陈婆婆是公益课堂的常客,在她看来,参加公益课堂后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原来在家里就是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现在我们常常相聚在社区,唱歌、跳舞、学习知识,生活太丰富了,家里人也很支持我参加这样的活动,如今生活幸福感十足!”提起为老人上课的经历,公益课堂张老师说:“她们年轻时为家庭操劳,现在可能还要照顾孙辈,所以刚开始上课那阵,她们是没有办法静下来的。现在老人们逐渐平衡了时间,照顾好家里的事情后,就会到这里上课,每堂课都乐滋滋的,看着她们幸福快乐,我也很开心。”截至目前,新联社区已开展茶艺、插花、瑜伽、舞蹈等公益课百余次。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四年来,每个月,在新联社区都会有着特殊的一天,那就是“新联心·齐欢喜”长者生日会。当天,社区会邀请辖区年满60岁且当月过生日的寿星们欢聚一堂,吃蛋糕,看表演,拉家常……在家门口体验不一样的生日聚会。一些老人家因行动不便等原因未能到现场参加活动,社区工作人员便带上生日小礼物到老人家里,为他们送上生日祝福。谈起现在的晚年生活,居民陈奶奶伸出了大拇指,开心地说:“这样的集体生日会形式很新颖,把我们老年人聚在一起,大家一起聊聊天、说说话,真的很热闹、很温馨。”简单的一场“集体生日会”,给社区老年朋友不一样的温馨体验,增加了老年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丰富老年人的闲暇生活,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更多乐趣。新联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生日会,让老年人体会到社区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愉快。我们也将继续实践探索,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更加规范、有序、高效的养老服务,让老年居民生活更有质感,促进社区和谐与发展。”

共享幸福生活 推动民生服务走深走实

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新联社区结合辖区内外各优势资源,统筹策划形式新颖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进各项服务提质增效。以提升家庭素养为发展主题,新联社区积极构建以“成长探索”“亲子陪伴”“多元体验”为价值驱动的全新儿童成长体系。包括多方参与搭建友好服务平台,建立社区儿童议事会参与社区建设工作机制;因地制宜串联式进行空间适儿化改造,打造儿童友好科普步行长廊和开放式慢行系统,提升青少年友好互动体验;建立家社共育服务机制,引入沉浸式儿童共享教育、国际化早教特色服务、社区公益课堂等项目;培育“友好妈妈团”服务队伍,挖掘本土传统文化,有力提升儿童服务内涵;通过链接教育、科技、军事等各类优质资源,组建“幸福友好·新联心”儿童服务团队,研发各类实践课程、开设特色活动,探索形成“全域资源共享,服务精准到位”的友好社区建设模式。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新联社区除了定期向老年群体开展文化娱乐、反诈宣传、健康义诊等系列活动以外,还组建了一支由微网格员、家庭医生、党员志愿者等15余人的助老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安全检查、智慧助老等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活动20余次,服务辖区老年人超过3000人次,让有需求的老人可以享受到“家门口”高质量、多样化的养老服务,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

接下来,新联社区将持续以小切口撬动民生治理大课题,把暖心服务做到家门口,用精细治理为居民描绘幸福地图。新联社区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推进党建、服务、活动有机融合,全面拓展服务范围,创新‘便民+服务’方式,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不断织密老年关爱‘网’,用心护航少年‘苗’,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本报记者 王蓓蒂 文/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