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0-05/15/007580.html

等待处理…

人间烟火最撩人

点击量:84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这几日,很多网文都在讨论“烟火气”,经过一场疫情,很多人明白,那些看似平常的东西是多么值得珍惜。烟火气是什么?是人声鼎沸,是炊烟袅袅,是柴米油盐,是家长里短。到底是什么,却也不容易说清。某天傍晚,在街上散步,行人多了,车辆也多了,鼻子突然闻到浓烈的味道。兴许是太久没闻到,口水差点流出来。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恐怕就是最浓烈的烟火味。眼见两家串串香店生意不错,人们都在大快朵颐,急忙打电话呼朋唤友,约好一会儿出来整几串“串串香”。

回忆的味道

“串串香”这东西,怕是四川人最难抵御的美食。至于起源,不好说,反正我第一次知道是小学二年级的事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某一天,一个戴着眼镜的待业青年在并不宽广的街沿上摆了一个蜂窝煤炉子,炉子上面有一口砂锅,旁边放着几样菜。放学了,我们这些孩子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站在旁边傻傻地看。这时我的干奶奶出现了。你的记忆中总会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她就是那样的人。她认为我是馋了,花一毛钱给我烫了一串莴笋尖,我高兴得像捡了元宝,那串莴笋尖差点把老板的一盘海椒面蘸光。那个眼镜小伙的脸色黑得吓人,说:“小朋友,海椒面吃多了肠胃受不了!”

后来看了一部宣传片,在一个川西林盘里,一大家子庄稼人围坐在一口砂锅旁,其乐融融地享受着用竹签串成的美味。恕我孤陋寡闻,真没见过这么吃的,一大家人要削多少竹签呀,也不嫌麻烦。用竹签串起来吃,我推测,应该是商品化的一种体现。街头摆上砂锅卖“串串香”,应该也是改革开放后的事。在我印象中,最早“串串香”稍为集中的地方应该在太平街上段。但我一位朋友说,应该是建设路新东门大市场门口那排老房子,一到晚上街沿上就摆满了桌子。还有位朋友说,杨柳河边的几个老院子卖“串串香”最早,很出名的是个什么“婆婆”和什么“三妹”。最早卖“串串香”的地方也许谁都说不清了,但“串串香”那浓郁的香味,再也不会消失。

最初的味道

在我印象中,“串串香”一开始用的是砂锅,烧蜂窝煤。前两年,还在玉堂吃过一次烧蜂窝煤的“串串香”。开在河边,河风敞吹,生意爆好,但估计冬天人受不了。后来用上了锑锅,现在很多主打“校园风”的“串串香”都用锑锅,说是什么“童年的味道”!至于装潢,一般来说比较简陋,大家都是来吃味道的,不在乎环境。曾有一次,边吃边听到屋顶上有猫在喵喵叫,一会儿,那只猫居然掉到了桌上,打翻了油碟,吓得同桌的小姐姐花容失色。幸好没掉进锅里,那就悲剧了。

一开始,做“串串香”的没什么品牌意识,很多店连招牌都没有。后来大多以自己的称呼作为字号,什么“婆婆”“三妹”“眼镜”之类。再后来,一些连锁品牌进来了,譬如早一点的“玉林串串香”,还有现在遍布各地的“钢管厂”。至于本土品牌,目前比较多的是“灌县老妈”。生意好的店,大多是菜品串得多一些、食材新鲜,当然,最终还是新鲜。

说说“串串香”的味道。“串串香”最讲究的是干碟。海椒面必须要用手工舂成,而且要不粗不细,恰到好处。如果花椒面再“麻”一点,食客就蜂拥而至了。肥嫩的膳鱼配上干海椒面的碟子,那只有一个“绝”字。至于油碟,必须要上好的香油,我的经验是多放蒜。有的吃客真能吃油,没吃几串香油就被蘸光了。菜品方面,个人喜好往往不同,譬如我喜欢吃豆腐,少打了一个字,是豆腐干。豆腐干也有很多种,那种适合凉拌的就不适合用来烫,烫了就是一包水。我有个朋友喜欢吃花菜,有个朋友喜欢吃脆皮肠,还有位朋友吃得有点怪,他喜欢吃鸡皮。有段时间,“串串香”菜品里还有兔耳朵,我吃过两回,嚼不烂。

说了半天,有人也许会说,你能推介两家吗?这真不用我推介,每个“好吃嘴”心目中都会有几家至爱的“串串香”。前段时间有位朋友请我吃“串串香”,说是在胥家路口的“燕子串串香”,我说那家我熟得很,过去后坐下,才想起上次去应该是在十年前了,让人感叹岁月蹉跎。还有外北街的“袁眼镜串串香”,虽然换了几个地方,但真是家老店。那个老板很不错,常因为是熟买主,特意给你串几串“特大号”送来,让人感觉很亲切。

串串香这东西,也有人打不上眼,因为它爱和“垃圾食品”“出摊占道”等词汇沾边。但从内心来讲,我对“串串香”抱着一种感恩的心态,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过,这么多年来,有多少待业青年、下岗工人是靠投资小、见效快的“串串香”来养家糊口的?当然,现在有很多“串串香”已经做成了连锁化的大企业。不管怎样,老板们也应该重视食品卫生,否则就是自己砸自己的饭碗了。

说了这么多,不妨去吃顿“串串香”。除了饱口腹,也是对餐饮业的一点支持吧!(宋正刚 文/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美味小龙虾 香辣过瘾直吮指
分享到

© 2018-2021 都江堰报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